在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联合开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作为支持单位的第一届“上海好护士”推选中,上海德济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郭玉石从上海1041名护士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上海唯一一名当选的“男”丁格尔。
《解放日报》报道节选如下: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来自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上海此次援鄂医务人员中,共有1041名护士,占比63%。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55岁,“90后”成为主力军,占所有护士的44%。
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联合开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作为支持单位的“上海好护士”推选正式揭晓。首届20名“上海好护士”中,共有7位参与援鄂抗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最前线,他们与医生一起挽救病危生命,在隔离区当患者的临时“家属”,陪病家走过人生最艰难时刻,当被问及前线感触时,“好护士” 这样说,“援鄂,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无悔的选择!”将“上海护理经验”送到武汉最前线
“85后”大男孩郭玉石,是上海德济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也是首届上海好护士中唯一的“男”丁格尔。阳光激情的他,带领队员经过长途跋涉11小时自驾,于雷电交加的深夜到达武汉,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监护室与病毒做殊死搏斗。重症监护室工作犹如与死神抢时间,郭玉石反反复复检查队友防护是否到位,时刻提醒队友注意安全。穿着防护服,人显得笨拙,由于重症监护室内没有护工,翻身这种累活,都有郭玉石的身影,他总是随叫随到。前线奋战46天里,郭玉石共参与护理重症病人60位,其中协助医生完成气管插管8人,呼吸机治疗45人,ECMO管理6人,高流量吸氧42人。
从事危重症护理岗位12年的市一医院南部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敏,认为“不负韶华、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初心不改”是好护士最应拥有的精神力量。 急救于她,就是家常便饭的日常。近三年来,张敏护理ECMO危重患者23人,成功率达86.7%;护理危重孕产妇患者147人,抢救成功率达100%。2月19日,市一医院组建医疗队时,张敏不顾女儿年幼,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我们要将上海的护理经验送到武汉,帮助当地患者早日康复。” 开立雷神山重症监护病房时,张敏将市一医院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搬到雷神山病房之中。在她的带领下,病房设备、仪器、耗材、药物等定点放置,流程实现规范优化。一位重症患者因氧饱和度始终上不去,需要“俯卧位通气”治疗,张敏根据雷神山现有条件,加上自己工作经验,摸索一套省力又安全的“俯卧位通气”翻身方法,帮助患者顺利转危为安,更将上海经验在武汉落地生根。
记者:顾泳 黄杨子
原标题:首届“上海好护士”名单出炉,上海德济医院护士长郭玉石脱颖而出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