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播撒仁爱的种子。”党委书记黄东胜给护士们写了一封信

2020
05/12

+
分享
评论
浙人医
A-
A+

一袭白衣,发药、打针、量血压和体温,除了这些为人熟知的形象,他们更有无畏、温暖、智慧、专业……最美就是白衣天使!

  33951589249045253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我院党委书记黄东胜给护士们写了一封信——

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站中,我在你们身上见证了无数伟大的诞生。你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勇无谓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武汉带去了信心和希望,也播撒了浙人医护理仁爱的种子。疫情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共有113位护理人员支援武汉,当中还活跃着一批年轻的“90后”力量。战“疫”中,你们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主动性高,纪律性强,用行动书写了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多年来,你们坚守岗位,积极践行白衣誓言,在护理部引领下,持续倡导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有精度的护理理念,为患者带去安心、舒心、放心的优质服务,在大力弘扬仁爱、卓越、奉献、创新的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彰显了医院的品牌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时代家国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期盼。期待护理姐妹兄弟们乘风而上,顺势而为,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好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浙江省人民医院的4位护士:有人在疫情时,挺身而出;有人花一年时间去研究输液安全这件事;还有人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舒缓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感……    

温情有她,关注细节给人温暖

  22031589249045644        

陈肖敏  护理部主任

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做甲状腺手术,躺在手术台上的她神色焦虑,陈肖敏走过去,握着她的手。手术结束后,女病人在病房里看到她时说:你握着我的手那一刻,很温暖,我一下子平静了。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肯定要过硬,这是根本。但又不能只有技术,护理一定要有温度。”这是陈肖敏多年来,一直身体力行,并反复灌输给团队的理念。

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护士的服装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五颜六色;病房里电灯开关操作旁,标识着哪些是日间用的灯,哪些是夜间用的灯;陈肖敏甚至要求,护士们进入病房后,要降低说话声音……

“所有这些,都是希望能带给病人亲近感,不让患者对我们产生距离感。”陈肖敏经常对团队说,工作再忙,也不要忽略患者的需求。于是,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护士会来轻拍你的肩,叫你不用紧张;长时间挂着盐水,护士会不断来问声好,问你感觉怎么样,有需要帮助吗……医疗环节中的一系列“小动作”,都成为良好医患关系的柔和剂,“毕竟,病人在医院更多的是和护士打交道。”

“护理是件复杂、琐碎但又专业的工作,我们最终是希望能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为患者减轻痛苦,给患者带来希望。”这是陈肖敏和她的护理团队,对这份职业的认知。   

平安有她,保卫武汉冲锋在前

  77171589249045859        

俞平 神经外科 主管护师

俞平是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员。

2月 4日,俞平随队出发前往武汉,怕70岁的妈妈担心,她选择了隐瞒。“以前同事坐在车里总会说笑,这次,所有的人都很沉默。”当时的感觉仿佛生离死别,但没有人退缩。

在武汉的56天,俞平和同事们转战4家方舱医院,他们是转战方舱医院最多的一支医疗队。

“在江汉方舱医院,除了护理工作外,我们承担了医院内部所有的工作:大到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病人床品被褥的安置,小到一支笔怎么放,厕所里厕纸的准备……事无巨细,包括换氧气瓶都是护士们自己来。”

方舱医院到底如何建、怎么建,没有人知道。作为建设者和管理者,俞平和队友们摸着石头过河。他们的工作非常繁重:俞平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6-8小时,来回100公里往返于酒店和医院……

“读高三的儿子和我视频时,经常观察我:妈妈,你瘦了,或者,你怎么肿了……”儿子的这些话让俞平暖心,但又有些酸楚,“高三是最关键的时候,我都没有陪伴在他身边。”

不过,俞平并不后悔,“作为一位护理人员,而且又是护士长,我这个时候肯定是要冲在最前面的。”

这次疫情中,俞平所在的省人民医院共有205人驰援武汉,其中护理人员占比半数以上。他们和俞平一样,挺身而出,负重逆行。   

智慧有她,护理变得越来越聪明

  65931589249046007        

戴雅琴  资讯专职护士

要不要搞个输液监控器,药水滴完了,能自动“断档”;手术病人的用药是先发到病区,还是直接发到手术室,这个电子流程是不是需要改写……戴雅琴的工作听起来不像是护士,她做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智慧护理。

201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设立资讯护士专职岗位,这是全省首家,戴雅琴自然也是全省第一位资讯专职护士。“我要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技术人员,协助他们一起优化流程,是那种桥梁的角色。”

她给医院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仅仅一款智能输液监控器,就历经一年多的研发,设置输液速度后,滴完会自动报警,避免空气进入。这对患者来说,安全又方便。

有临床护理工作 20 多年经验的她,经常寻找并解决工作中的痛点:重症监护室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和计算机绑定,自动传输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数据,不需要护理人员人为抄写记录,提高精准性;搭建“健康大管家”平台,患者入院、出院、复诊信息都可以即时推送到其手机上……   

镇痛有她,手术病人康复提速

  60221589249046191        

付丽萍  疼痛管理专科护士

66岁的密阿姨做完肺部手术后,付丽萍找到了她,给她使用了镇痛泵。

密阿姨第二天可以下床走动了,“没想到,手术后这么松快。”

付丽萍曾赴英国学习疼痛护理管理,她做的事情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降低手术患者的痛感。

“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只能默默忍受?”“不!”付丽萍用最新的专科知识和技能,帮助病人做到医疗全过程无痛。

现代医学中,疼痛和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一起被列为五大生命体征。为了让病人不忍大痛不避小痛,付丽萍在医院的支持下参与了一件事:基于信息系统进行疼痛护理敏感指标监测。

经过这几年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患者像密阿姨一样,因为无痛,手术康复大大提速,住院时间缩短了至少50%。“在最近一次的调查中,患者对疼痛评分工具的掌握率达到了100%。无痛治疗也成为我们医院的特色。” 

来源:钱江晚报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仁爱,黄东胜,种子,俞平,护士,医院,护理,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