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进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记厦门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

2020
05/12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他们是厦门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一个用爱心、细心、耐心、上进心与责任心凝聚而成的五“心”护理团队。

他们风华正茂、青春洋溢;

他们热爱生活、享受求知;

他们勇敢无畏,昂然面对。

他们成长于干事创业的好时代,

她们遇上了医院飞速发展的好时期。

他们把青春的绚丽之花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是厦门市儿童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护理团队,一个用爱心、细心、耐心、上进心与责任心凝聚而成的五“心”护理团队。

1   青春之初 一夜之间变成“妈妈”的模样

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每个人工作时都会轻拿轻放,每个人说话的口吻,都像是幼儿园的老师,和蔼可亲。

因为这里住着一群特殊的患者——不足一个月的新生儿,由于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从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被送进监护室治疗,而这里的护士,则成为他们的“临时妈妈”。

一位小宝贝突然哇哇大哭,旁边的小宝贝们也跟着哭了起来,瞬间,只听得病房里一片哭声。

这时 “临时妈妈”娴熟地上前哄小宝贝们,哄完这个,又赶紧去摸摸另外一个,几分钟后,小宝贝们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新生儿科的护士是很辛苦的。上班8小时就是围绕着孩子,一刻不停歇。同时面对焦急的父母, “临时妈妈”又瞬间化身为“心理医生”,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宽慰家属们的情绪。“毕竟孩子小,生病后家属都很着急。我们应该多一份理解。”

每天轮岗24小时呵护这些小宝贝们,这让正值青春的“临时妈妈”们爱美的心暂且搁置一边。

“手洗上百次,路走上万步”,是新生儿科护士的工作日常。

她们一踏入病房就开启“连轴转”模式:给患儿洗澡、称重、换尿片、喂奶、治疗,记录数据、观察情况,一刻也没闲下来。

有时候下班了,心里还念着小宝贝们,她们还会回到医院看护他们。

“虽然很辛苦,但是想到他们能在我们的照料下健康地回到家人身边,我们就特有成就感,有时看到宝贝们会在睡梦中无意地笑出来,所有的疲倦都瞬间消散了。”这是“临时妈妈”们的共同心声。

87011589238260690

护理团队24小时悉心照料470克早产患儿

2   青春奋进 时刻力争上游的学习团队 

从2014年6月1日开业起,厦门市儿童医院就按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标准进行建设。医院医护团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传帮带”下,一步一个脚印,每年都取得新的进展,现在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某些方面还超过了预先的计划。

护理队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目前团队有博士在读1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及以上163人,占56%。获得护理相关省市级课题4项,专利5项,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在24届全国儿科年会投稿54篇,获大会发言2篇,居福建省儿科护理前列。

 

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儿科医疗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前,厦门市及周边地区特殊疾病的危重新生儿不得不远赴上海市治疗,现在这些孩子在厦门就能得到救治。

2月15日深夜,出生9个小时、体重2.5公斤的患儿生命危在旦夕。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接到外院紧急转运请求,转运小组立即出发,半个多小时后,患儿被顺利转至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

评估显示,患儿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情况极为凶险。

2月17日,经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没有缓解,低氧血症依然严重。在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时刻,厦门市儿童医院执行院长庄德义指示尽快启用ECMO全力救治。

由于新生儿血管极细、血管壁极薄,导致实施ECMO过程需要面对置管难、抗凝难的极大风险,而且这名患儿体重仅2.5公斤,因此这也是儿童医院ECMO团队的一次巨大挑战。

全力协调下, ECMO团队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呼吸及循环参数设置、营养状态调节、伤口引流避免感染、预防出血等,一切都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着。

ECMO治疗期间,患儿身体状况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在患儿床边,随时调整救治方案。护理人员时刻不停地盯着ECMO的运转,监护循环参数的变化。病房外,焦虑的家属时而恐慌、时而悲伤,护士们想尽办法安慰他们。

72小时后,患儿心肺功能好转,ECMO撤离。目前患儿已顺利出院,预后良好。

厦门市儿童医院的医护团队用爱、用信念、用勇气和智慧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开启了一个家庭幸福的人生之旅,同时也刷新了福建省内使用ECMO抢救的最低体重患儿的记录。

6521589238260780

新生儿科启动ECMO成功救治2.5千克患儿

3   青春奉献 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疫”篇章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千锤百炼,方能成钢。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厦门市儿童医院诸多“90后”护理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在经受风雨洗礼中破茧成蝶、淬火成钢,让人们见证了青春的蓬勃力量、青年的志存高远。

“……时光也许带走你神秘的容颜,但我永远记得你那双可爱的眼”,方舱医院一位武汉病人专门为管床护士范锦哲写了一首诗《神秘容颜》。

1997年出生的范锦哲是厦门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2月4日出发参加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工作。

征召通知很紧急,科主任、护士长和范锦哲沟通,话都没有说完,他就连说三个“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

由于时间仓促,范锦哲个人物品都没有准备齐全就匆匆出发了。

 

“虽然没有子女陪伴在身边,但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胜似亲人!”一位老大爷住院治疗期间迎来70岁生日,特需病房护士长欧春梅在战友们的防护服上画了鲜艳的图案并写上对寿星的祝福语,老人看到这温馨的生日会,泪眼婆娑,几度哽咽。

感染科护士路璐是家里的独生女,1996年出生的她刚进厦门市儿童医院上班一年多。出征前,妈妈跟她视频对话,她“生气”地和妈妈说:“不要哭啊,你好好吃饭,医院很关心我们,给我们准备的物资很充足。”可刚打完电话,路璐自己却哭了。带着家人的这份牵挂,面对新冠肺炎患者,路璐将心比心,及时给患者带去心理上的抚慰。

支援武汉期间,神经内科护士黄水秀将市儿童医院“有温度的护理”理念带入工作当中,黄水秀说,病房里,每一张面带微笑的脸,每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每一双温暖的手,都是对“有温度的护理”的最好诠释。除了做好生活护理,她还十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耐心疏导其焦虑情绪,并为患者做了“四叶草”,让病区患者看到它们时,多一点期许和希望。

98411589238260902

院领导向14位抗疫勇士颁发纪念章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青春风采,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定初心。他们一旦穿上代表职业的衣服,面对需要救助的生命,瞬间化身战士,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谱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廖小勇、游章友、厦童宣)

END

编辑:乔一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患儿,厦门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青春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