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品种,或进国家集采(附名单)
来源/赛柏蓝
作者/半夏
越来越多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第三轮国家集采也越来越近
有消息显示,近日,相关部门已经在研究第三批集采的产品清单
说到国家集采的采购目录,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此前官方对于采购品种的遴选标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号),集采的药品范围是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可见,原研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都手握国家集采的入场券,就看何时成功被纳入到国家集采的采购目录中。而且,国家集采重点提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以预见多家企业过评的品种被选中的几率显然更大。
在此前的4+7试点、4+7扩围、第二轮国家集采中,纳入集采的品种基本都是有仿制药过评企业较多的品种。
从以上两点看,第三轮国家集采聚焦的品种范围,应该也是以过评较多的品种为主。
截至2020年5月9日,赛柏蓝根据国家药监局《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数据整理发现,目前通过及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一共有846个,共涉及404个品规,其中有82品规过评企业已满三家。
过评企业已满三家的品规汇总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与第二轮国家集采擦肩而过的二甲双胍,目前过评企业数量名列前茅。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过评企业高达21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过评企业也达到16家。除去4+7的25个品种以及第二轮国家集采的33个品种,也有不少品种是符合国家集采的纳入范围的。
此前由于过评品种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集采进度。目前,过评的品种数量已大幅增加,随着药企的一致性评价进度加快,越来越多品种过评企业达到三家以上,未来国家集采节奏有望提速,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国家集采的最终目标是降药价、减少医保支出,而那些过评数量多的品种往往是销量较大的临床常用药。因此,过评企业多的品种纳入第三轮国家集采的几率更大。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