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给到孩子的保护有多强大?一项动物模型试验告诉你:
大家知道2008年也暴发过一次全国性的严重疫情——手足口病。当时在安徽阜阳短期内造成数千儿童生病和住院,20多名孩子治疗无效死亡,最后发现导致这些孩子死亡的病原体是一种变异的EV71病毒。
为了对抗疫情,科学家们开始积极研究EV71疫苗,在人体试验之前必须使用动物模型来进行临床前研究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以及保护效果。
在各种实验动物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小鼠,于是科学家们计划使用疫苗接种后的小鼠进行攻毒实验。
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刚生下来乳鼠太小,而疫苗产生效果需要时间长,EV71病毒又过于强大,在乳鼠染毒后即便接种疫苗,在疫苗还没起到效果后很快就会死亡,根本看不到任何结果。
于是,包括Peter McMinn教授在内的研究人员创建了新的动物模型,采用接种母鼠的方式,评价使用EV71疫苗免疫母鼠后,由母体产生的抗体能否保护出生后被病毒攻毒的乳鼠。
这种模型分为四组,即:
①免疫过的母鼠(蓝色)和接受免疫后母鼠哺乳的乳鼠(蓝色)——母传抗体+乳传抗体
②免疫过的母鼠(蓝色)和接受未免疫母鼠哺乳的乳鼠(黑色)——乳传抗体
③未免疫的母鼠(黑色)和接受免疫后母鼠哺乳的乳鼠(蓝色)——母传抗体
④未免疫的母鼠(黑色)和接受未免疫母鼠哺乳的乳鼠(黑色)——无抗体
也就是说,这个试验既能观察到母传抗体的保护效果,又能观察乳传抗体的保护效果。
那试验结果是如何的呢?结论非常积极:
组①的乳鼠全部存活,并且无一发病;
组②的乳鼠部分发病,其中部分死亡;
组③的乳鼠部分发病,其中部分死亡;
组④的乳鼠全部发病死亡。
也就是说,通过动物模型,我们可以发现母体把针对EV71的抗体通过怀孕和哺乳两种方式传递给了乳鼠,保护乳鼠降低了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人也是一样,而且母亲提供给孩子的抗体也不止一种。
在十月怀胎的过程中,母亲会把各种各样的抗体通过脐带传递给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给孩子灌注保护力,即便是出生后,也会通过母乳把一些抗体分享给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延长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出生的孩子不太容易生病,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反而开始容易生病的原因,就是因为母传抗体越来越少,受到外界病原体侵袭后缺少防御的手段,因此才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激发自身的免疫力去对抗复杂环境中的各种病原体。
而母亲带来的抗体,就是母爱最好的体现之一。
每一位妈妈,你们都是无私的付出者,在这个节日里请为自己感到自豪。
当然,现在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也别忘了尽早给孩子接种EV71疫苗,而且记得成人有很多疫苗也需要接种。
=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所使用的素材均来源于公开网络,如果内容有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