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高。
在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
前5位肿瘤中,
消化道肿瘤占据3个,
其中大肠癌在城市地区高发。
上海居民的大肠癌发病率
远高于我国其它地区
按照发病率,
上海居民每年约有8000人患大肠癌,
相当于每天有20余人
防控结直肠癌最有效的途径
晚期大肠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40%。然而,绝大部分(80%以上)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癌变而来,从息肉发展到大肠癌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完善结肠镜发现病变,可实现早期预防和治愈。
目前,早期大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
早期筛查治疗大肠癌,
是防控结直肠癌最有效的途径。
让更多居民获得“肠”久健康
2012年,上海市启动大肠癌筛查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该项目通过对社区人群筛查后,推荐高危人群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
但实际中,
仍有一些初筛阳性或问卷判定高危的
社区居民未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数据显示,至2019年底仍有超过40%符合筛查条件的上海居民从未参加过大肠癌筛查项目,初筛结果为阳性的居民超过60%未按建议接受肠镜检查,导致部分大肠癌患者错失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原因在于居民对初筛结果的重视不足、
对结肠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
就医流程不畅通、
缺乏定点医院转诊等。
在浦东新区卫健委、
浦东新区疾控中心
的支持和指导下,
今天下午,
由徐美东牵头并联合
浦东新区多个社区,
成立“东方大肠癌早筛区域联盟”。
依托临床医院体检、内科、外科
等科室的资源优势,
打造建设东方医院的
“大肠癌早癌筛查示范基地”。
同时,徐美东团队将积极推进并加深与社区的合作,搭建大肠癌早筛双向转诊平台,加强健康科普及后续随访,实现大肠癌病人全程化管理的闭环模式。
浦东新区社区众多,社区基层医院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经由社区转诊及区域联盟可畅通就诊渠道,真正让国家健康政策惠及居民生活。
为此,以徐美东教授为中心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派医生连续分头下社区与社区服务人员畅通流程,为社区居民进行大肠癌科普;与花木、三林、南码头、东明、潍坊等社区成立了社区转诊绿色渠道,针对社区筛检高危或有意向进行肠镜检查的居民,专人对接进行进一步肠镜预约检查。
这一惠民举措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是东方人的又一项重要使命。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