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日,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斯坦利精神病学研究中心、加拿大医疗企业Fusion Genomics等的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SARS-CoV-2 is well adapted for humans.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re-emergence?”的研究论文,称新冠病毒在人类中传播初期就具有高度适应性,类似当年SARS流行的晚期。
生存压力促进变异
我们知道,冠状病毒是一种比较容易变异的病毒。
早前,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多个专家团队就已指出,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广泛的变异。
不难理解,病毒刚刚从其他宿主传播到人类身上时,相当于到了一个新环境,在适应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死亡和大量的变异,这就是所谓的进化压力、选择压力,最后生存下来的,就是最适应环境(人类机体)病毒株。
打个比方,在远古时期,环境比较恶劣,食不果腹,天敌又多,有些猿选择上树生活,有些则下地,两者都适应了环境并长期生活下来,最终演化成猩猩和人类等不同的物种。
同样道理,SARS病毒在流行早期和中期的时候,经历了从动物到人,到不同人之间的传播,人和动物内环境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免疫力也不一样,因而受到的选择压力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异和筛选后,剩下来的都是相对适应人体的,所以在流行晚期变异性会减弱。
新冠病毒初期就很适应人类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的基因稳定性,研究人员收集了11个SARS病毒流行早期至中期的基因组,32个SARS病毒流行晚期的基因组以及46个新冠病毒基因组,对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之间的进化动力学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SARS病毒在流行早期到中期都有相当大的遗传多样性,也就是变异比较多,而新冠病毒却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基因组比较稳定,情形与流行晚期的SARS病毒相似。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初期已高度适应人类,因而表现出极强的传播能力。
如果检查一下2019年年底暴发前几个月的人类样本中新冠病毒样病毒或新冠病毒的反应抗体,可能会发现病毒在人类社会中流行的前体。
对于这个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基因稳定,变异性小,对诊断、研发疫苗和治疗方法都有好处;坏消息是,由于新冠病毒有极强的人类适应性和传染性,发生二次暴发的风险比较高。
病毒将何去何从
新冠状病毒和所有病毒一样,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存需要依赖宿主的活细胞,没有活细胞它们也无法生存和繁衍。
因此,病毒和宿主之间有一个很微妙的相互关系:病毒需要不断适应人,人也在不断适应病毒。
当病毒致病性强的时候,传染性就弱,因为如果感染后宿主很快就死亡,那病毒自己也没有机会生存和传播下去,对物种的长期生存是不利的。所以,从进化的角度讲,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症状的,就是仍未充分适应人体。
为了繁衍下去,病毒通过变异、进化,致病性会逐渐转弱,传染性反而变强,就像感染前期症状不明显,或者出现无症感染者,就很容易传染他人。
如果连人体的免疫系统都对病毒“熟视无睹”,无法有效清除它,它就可以在体内长期生存,并伺机感染其他人,无疑是一种更成功的生存策略,“适者生存”的最佳演绎。
SARS病毒到流行中期,致病性都没有减低,感染后症状仍然很重,说明它并没有很好地适应人类,加上人们对其高度重视,积极防治,最终它没能变异到和人体和平共处,逐渐绝迹。
而新冠病毒一开始就传染性超强,感染后80%以上患者是轻症,死亡率比SARS低,比SARS更适应人类,照这样的趋势推断,未来新冠病毒可能会越来越适应人类,致病性越来越弱,感染后症状越来越轻,但传染性变高,出现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感染者,甚至成为一种类似流感的常见病。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到时我们或许也不会再害怕感染,就算有二次暴发,当有30%、40%甚至更多人都有抗体的情况下,就会有传播阻力,阻力越来越大,最后传不起来,自然就阻断了。又或者可以依靠疫苗来有效预防它,甚至完全消灭它,就像消灭天花一样。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