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被砍伤医生陶勇:我痛恨自己,这些年变得胆小了
近期,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经历了死里逃生的陶勇医生称:我痛恨自己,这些年变得更加胆小了。
面对一些棘手的病人,他曾犹豫是否应该救治,也会拒绝那些看起来就会闹事的人,害怕担责任。然经历了被病人报复的事件后,陶勇也直言,自己可能会变得更胆小。
“费了那么多功夫给他治好后,他就来杀你了。”
陶勇医生的一席话让人心疼,也让人开始深思,到底是什么让医生开始变得胆怯,让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变得如此薄弱。
陶勇医生在被砍伤的那天,就有一条三年前的微博被顶上了热搜:“我朋友得了视网膜脱落加白内障要手术,因为经济困难,拿不出那么多手术费,和陶医生说了情况后,陶医生自己拿了几万块钱为我朋友做了手术,特别特别感谢。现在这么有医者仁心的医生也是太难得了。”
然而,访谈中陶勇医生却说自己并非外界以为的“总是对人特别好”,他有时会拒绝“你明知道有可能会闹事的病人”。
他遇到过一名男子,男子比较听母亲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结果母亲来了之后也不好拿主意,几位姐姐又各自意见不同,不管听哪一个姐姐的,都会得罪其他姐姐,所以就跟他们说: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吧。
他曾遇过一位疑似淋巴瘤的农民患者,想确诊需摘下眼球取病理。当时夫妇两人在他跟前磕头,但他终究不敢接诊,因为曾有同事遇过类似案例:当时该医生判断患者肿瘤是恶性,但摘下眼球后却检测呈良性,被家属医闹导致患抑郁症。
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是陶勇医生,你会怎么办?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和当初陶勇医生的做法一样,毕竟人无完人。
白衣天使也是人,哪有什么完美医生,他们也是想要好好生活的普通人。 然而陶勇医生又在不停地强调:医者的初心!他说:我还会在医学里坚持,去造福更多人。
医闹的背后,不止伤害了医生的身体,还打击了他们的心灵,甚至还会消耗他们的医术仁心,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矛盾,不能只让医生进行一味的宽容。 那个被大众神化的医生,不过也是与你我无异的普通人。 他们也会怕,也会在深夜谴责自己,是否胆小了,让一些有希望康复的病人走掉。这样矛盾的陶勇医生和其他奋斗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让人心疼!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4年调研结果显示,59.8%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1%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 摆在中国医生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过劳的工作状态。医生们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都在51个小时左右,而法定工作时间,是40小时。仍然有40%的医生,每天都无法睡到6小时。 培养一个主任医师需要25年时间,和许许多多资源,成本很高。责任和担当,让医生即使在极其不规律的作息与高强度的工作之下,也不敢死。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获得表决通过,将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内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 期待这部法律的诞生,希望这部法律能保护好我们的医护人员! 让他们不必害怕,更不用胆子变小。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能充满明媚阳光!
来源:央视新闻,中华网,无话不说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