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访谈 ∣ 代建军:探索全面质量管理与效率的“金乡解法”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四大指标体系中,医疗质量位列首位。此次疫情对医院的感控体系、医院质量管控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诚信之乡和长寿之乡——山东省金乡县,有一座县域医院凭借着管理创新打造了鲁西南医疗新高地。从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到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一直以来,金乡县人民医院高分顺利通过评审的背后都离不开清晰的质量管理战略。
网格化管理,健全三级指标质控体系
近日,在山东省“互联网+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 系列公开课上,金乡县人民医院院长代建军作为济宁市唯一一家医院发言嘉宾做了《疫情后的县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题发言。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院长代建军
“疫情对医院整体发展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当前正在逐渐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业务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概恢复了90%左右。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要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尽可能的要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满足老百姓看病就医需求,一是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二是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代建军如是说。
始建于1949年的金乡县人民医院, 70多年来,从13名员工、15张病床的小医院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1993年成为鲁西南地区首家二级甲等医院,2002年成为济宁医学院非附属医院,2014年高分通过三级医院现场评审…… 作为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区域经济欠发达的金乡县人民医院,因不断闪现出的县级医院改革与管理的成功经验而引起业界内关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判断医院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方便不方便为标准。近两年,我们医院门急诊量连续突破了100万,这些都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建军强调,从二级医院到三级医院,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提升,规模上的扩张,更是管理理念和内涵质量的提升。
金乡县人民医院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承担周边四省九县近200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从2014年创建三乙的时候,医院就十分注重质量标准化建设,通过这几年的持续改进,我们完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质量组织体系建设。”代建军介绍,在院级层面,成立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各专业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在职能部门层面成立了8大质量考核组,在临床一线成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从而形成了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的三级构架,院、科两级负责的质量组织体系。
代建军认为,医院管理要有问题意识,通过检查出的问题持续改进,将医院的各项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缺陷管理”成为医院发展的动力。目前,金乡县人民医院梳理、建立、完善了相对科学的院、部门及科室三级指标体系,共计15类296项,实现了质量管理更规范,指标更科学,运行更高效。
“对于一家医院来讲,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需要各方协作协同发展,而不是单兵作战就能解决好问题的。质量监管必须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坚持全院质量管理的全覆盖、无缝隙和常态化。”代建军强调,科室是质量监管的点,做好自查自纠。科主任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组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质量开展自查自纠;八大质控组作为质量监管的线,除了做好日检查,周督导月反馈外,每月在出版的《金医月刊》上,把质量检查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反馈。医院作为质量监管的面,做好季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安全管理大会,全面追踪上季度问题整改情况,全面报告本季度质量运行情况,列出问题清单,落实整改责任。
“医院的质量考核与科室成员的绩效是紧密挂钩的,建立了三级三等考核办法和质量等级单项否决办法。”代建军表示,三级为医院决策层考核到职能科室,职能科室考核到医、护、药、技等一线科室,三等为对质量划分出一、二、三等,按一等上浮10%,二等不浮动、三等下浮10%的比例与效益工资挂钩。
同时,金乡人民医院还先后启用了HIS信息系统,实施了电子病历、门诊“一卡通”就诊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基础建设,新系统广泛应用,加强了医疗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有效防止医疗缺陷的发生,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人才技术引领,学科建设强力突破
几乎每一位医院院长都重视学科建设,代建军也不例外。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加入北大医疗服务共同体的医院,早在2011年金乡县人民医院就尝到了强学科的甜头。作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单位,近年来通过激发人才活力,挖掘人才潜力,让人才和专家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和最大资源。
“医疗质量越高,病人越安全,无形当中效率也提高了。”在采访中,《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了解到,如今开放床仅有1300张的金乡县人民医院,却承载了周边近20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2018年,完成门急诊102万人次,出院病人6.7万人次。病房手术完成2.53万台次,三四级手术1.19万台,占比47.2%。
“强学科,要给科主任不断压担。我们就是要通过考核指标权重占比的调整,释放出关注内涵质量的信号。”代建军认为,通过绩效考核方式的导向,提高医生收治患者的质量。比如,内科科主任在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的时候,危重患者的收治率及抢救成功率就是其中一个关键指标。还比如外科手术主要考核两个标准,一是医生三四级手术的比例,二是关注每个专科病种的治疗与开展手术情况。
“庄大夫,我女儿上一次腿部骨折的手术就是您给做的,现在需要复查,前几天看到县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可以预约您的门诊,我们就不再往济南跑了。”张女士一边拿着孩子的检查报告一边对庄岩主任说到。“恢复效果不错,平时注意不要让孩子身体负重。”看过相关诊疗单据后,庄主任针对患者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的专业性诊断及治疗建议。
4月11日,金乡县人民医院外聘专家门诊开诊仪式在外聘专家门诊楼前正式举行。“外聘专家来院期间不仅在门诊坐诊,还将亲自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带教查房。通过手把手传帮带方式,全面提升了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代建军表示,综合服务水平提升不仅能够解决老百姓的常见病问题,同时对本地高发或者老百姓迫切需要的医疗服务,要努力形成专科优势。从而实现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分级治疗的要求,实现90%的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现在很多医院教学不是什么难题,科研却是所有县级医院的短板。几年前,我们医院的科研立项还非常少,现在是鼓励科技创新。”据代建军介绍,2018年金乡县人民医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共申报154项,获奖118项;护理革新项目申报106项,获奖80项;中华核心期刊24篇,SCI论文3篇……
出院患者满意度与科室绩效考核相挂钩
2018年,金乡县人民医院在山东省31家三乙综合医院绩效管理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位。其中,医院门急诊总量、较高难度病例、病例组合指数( CMI )与平均住院日关联分析、医疗服务效率分析均居全省第一,而住院次均费用6230元,全省第二低。
在金乡县人民医院,适时组织和参与满意度测评已成为医患双方的习惯动作。近年来,金乡县人民医院将病人满意度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制定了《病人满意度调查与考核方案》,建立了“病人回访及医院工作评价办公室”,院长任病人满意度调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回访结果,医院每月对各主诊组、护理单元、各窗口服务单位和各医技科室进行满意度评分。
“针对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科室,主动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专项调查。我们采用五级量表方式评价满意率,即每个项目分五档: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代建军指出,对先进科室授予“病人最满意的科室”荣誉称号,并给予荣誉和奖励。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后3位的科室不能评为先进科室,科室主任不能评先进树优;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后3位的科室取消主诊竞聘资格。
谈及下一步发展规划,代建军指出,一是盯紧质量,确保安全。以大质控为抓手,借助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探索质量监管新模式,努力打造医院优秀质量管理文化。二是发展学科提升技术。逐一突破十五个重点项目,建立台帐,明确责任,挂图作战,努力实现学科发展,技术提升。三是强化运营,提高效益。继续推进大运营模式,强化经营理念,量化指标,细化管理,优化薪酬绩效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运营效益。四是聚焦满意,创新服务。继续完善第三方调查平台,创新拓宽调查范围,细化调查办法,探索落实满意度参与绩效管理,努力实现群众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