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们,如今已经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在武汉期间,她们记录了不一样的工作瞬间,把遇到的“小确幸”分享给各位。
石华琼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年2月13日
周爹爹和婆婆两人都因感染“病毒性肺炎”收入院,入院时两人都伴有喘气。
婆婆症状较轻一些,一直担负着照顾着爹爹的重任。
直到2月27日,爹爹病情变紧急转入重症病房继续治疗,给予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爹爹转出后,护士发现婆婆因担心爹爹的病情,开始对治疗也不积极配合,想去看爹爹。 虽然婆婆的各项临床客观指标均有所好转,但是她主观症状在加重。
护士后了解到爹爹和婆婆从认识以来,感情非常深厚,两个人从来没有分开过。
护士教会婆婆使用微信视频电话,并与重症病房的护士沟通好,每天中午12:00和下午5:00,让婆婆和爹爹微信视频10分钟看看老伴。
后期治疗过程中,周爹爹使用了呼吸机,一直处于镇静状态。
为了不让婆婆担心,护士通过打印出来的重症病房护理记录单,告知爹爹病情一直都在好转,给婆婆讲解相关的专科知识和各种管路的作用,取得婆婆的理解和认同。
终于在3月2号,周爹爹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鼻高流量给氧。
爹爹和婆婆能正常交流了,她们彼此安慰着,鼓励着,互相许诺,彼此都要好好的接受医生护士的治疗,婆婆在病区的病房等着爹爹回来,等着爹爹回病房了继续照顾爹爹。
在3月8号,爹爹病情稳定转回了病房,继续和婆婆同住一间病房。
3月10日爹爹和婆婆顺利出院,送往隔离点继续观察治疗。
疫情无情,人有情,希望岁月可回头,疫情不再有!
张春花 东直门医院通州分院
我们27号上午6点集合到东直门,简短的仪式后乘坐国航CA047的包机飞武汉,这时候才知道东直门与东方医院共组建40人的医疗队,代表中医药大学驰援武汉。
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的时候,一架飞机也没有,就我们一架降落了。
机场工作人员说整个机场的灯是为我们开的,等我们走了以后还要熄灯,想想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到了武汉我们直接去了定点支援的医院,货物由武汉方面运过来,一件不少。
沿路过来,过长江大桥看见黄鹤楼,大家都没有说话,因为街上没有车、没有人,我们的心情非常复杂。
医院食堂用了午餐后安排进驻医院边的如家酒店。下午医院集合开会,后来才知道这次会议是医院安排全院职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专项培训会。
高宁 边清 东直门医院
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武汉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24名英雄在那里度过了59个与病毒作战、与死神拼搏的日夜,于2020年3月25日顺利平安凯旋,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为了让奋战59天的医护人员在隔离酒店能够好好的休整,经各级领导决定,临时组建一支“6人组服务保障志愿者突击队”来为英雄们保驾护航。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踊跃申请加入,经过医院的深思熟虑,我和其他5位老师共同组成了这只服务保障突击队。
利用微信群,提前了解到有些医疗队员是少数民族,在饮食习惯上与其进行了沟通,与酒店人员及时联系,保障他们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 期间,恰逢几名医疗队员在酒店度过自己的生日,我们及时为其送上了生日礼物及祝福。
2020年4月9日,他们结束了14天的休整隔离,我们也圆满的完成了志愿者任务。
看到他们乘上回家的大巴车,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眶,但所见清澈,清澈的是眼前所见的美好,是人心的勇敢和善良。
如果说,这次疫情无情的将人隔离,但又巧妙的将人心聚集。
我们在这场灾难中见到了弥足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中国人在危急时刻每个人身上挑起的责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