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征文⑩ | 不同的战场,相同的使命
护士节系列征文⑩
作者:妇一科 杨宇翔
今年的春天不同寻常,疫情席卷了全国。原本热闹的深圳像被按下暂停键一样,整座城市陷入前所未有的寂静,桥上和路两旁的勒杜鹃虽繁花绽放,却也静谧无言。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医务人员纷纷加入保卫武汉的行列,她们飒爽短发,利落寸头,在寒夜出征,与病毒正面交锋。护目镜下和口罩下藏着一张张济世救人的面容,每一位援鄂人员、每一位逆行者都与全国人民确认过眼神。
没错,她们就是最勇敢的白衣天使,是最可爱的人!有她们在,战疫必将胜利!
近二个月来,在武汉留下她们与死神搏斗时惊心动魄的痕迹,也留下她们与武汉人民共同经历风雨的深情厚谊。在3月20日,她们完成使命,平安归来。全市亮灯活动屏幕上的一张张脸庞却仍然充满激情。
有人上前冲锋陷阵,后方自然得严防死守,普通病房也容不得半点马虎。科室实施全封闭管理,门外筑起“防疫大堤”:测体温、消毒、查健康码、查陪护证、登记,避免传染源进入病房,使得门内一切治疗护理有序进行。
精心照料黄阿姨
疫情期间,病房仍有不少住院患者,危重患者更是占多数。67岁的黄阿姨,为宫颈癌患者,体态肥胖,有严重“四高”病史,手术难度较大,术后病情危重,对护理工作要求很高。
伤口护理、管道护理、记24小时出入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药物准确使用,容不得半点差错;翻身、抹洗、更衣、皮肤护理、床边透析样样小心翼翼。
黄阿姨的老伴林叔叔曾经双眼饱含泪水,握着护士长的手说:护士长,你们辛苦了,也尽力了,就算阿姨回不来了,走了,叔叔也不怪你们。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不会放弃,护士小夏更是不甘心,经一个多月的斗争,黄阿姨的身体状况由翻身困难到坐起行走,由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到声音洪亮,现在还时时听到黄阿姨与她老伴的拌嘴声。
专业治疗,用心陪伴
71岁的唐阿姨是位外阴癌晚期患者,腹胀、下肢肿胀使得她行走困难,紧急入院。
由于疗程长,唐阿姨的心情异常焦急。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治疗得当,但过程漫长,责任护士晓燕总会抽空和她说说话,拍拍她的肩,握握阿姨的手,鼓励她。
通过专业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多次的“话疗”安抚和疏导焦虑的心情,唐阿姨病情渐渐趋于稳定,她希望回四川老家休养。
唐阿姨出院时不仅带走大家的祝福,还有给予量身制作的“爱心套餐”:足够一周使用的止痛药、轮椅、一些高蛋白食物,以及用来垫脚的小凳子。
唐阿姨出院那天,坐着轮椅,心情非常好,用四川话感谢道:“有空去四川记得去我家耍,我女儿来接大家。”
大家的老朋友林阿姨
65岁林阿姨是位卵巢癌患者,是我们的长期患者、大家的老朋友,她自认是资深的“营养专家”。
虽然性格乐观开朗,但病情的加重让林阿姨痛苦不堪,重大的手术去除了梗阻,也差点击跨了林阿姨。
术后经精心的治疗护理、每天对林阿姨的各种鼓励和夸奖让林阿姨慢慢从床上坐起,慢慢走出了病房。
解除病痛的林阿姨恢复了以往的乐观,经常以病房“主人”的身份开导情绪不佳的病友,处处传播她的抗病经验。
病房里经常听到林阿姨聊天声音和笑声:要配合治疗,要听护士小雍、小马她们的话,要坚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红枣、红花生能生血、生鱼煮香菇能升白细胞,最主要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哈哈哈……
暮春三月,万象更新。看到病友们逐步脱离了危险,摆脱了痛苦,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由衷的自豪。回顾病友们留下的每一句暖心话语,感到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
不同的战场,
相同的使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们仍会守护我们的科室,
服务好我们的每一位患者,
继续践行白衣天使的使命!
作者:妇一科 杨宇翔
编辑:罗医宣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