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最常见的两种体质,你中招了吗?
明明抽血检查没有贫血
但却常常感觉头晕眼花
同样喝一杯冷饮
有人喝了没事
有人一喝就容易拉肚子
同样的环境下
张三盖着两条被子
李四却一条被单搞定……
开栏语
都说每个人都是个独特的个体,除了性格不同,体质也千差万别。
中医将人体的体质主要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这次,我们将联合修园堂中医康养集团共同开辟专栏,教你如何调理自身体质,减少日常患病的几率,朝着健康的体质—平和质(阴阳气血调和)努力。
福建地处亚热带沿海
四季温润多雨,环境比较湿热
水果也比较丰富
福建民众大都喜食海鲜
因此湿热和痰湿体质最为常见
第一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两种体质
吃油炸长疮 喝凉茶腹泻
湿热体质最愁“面子工程
今年37岁的刘小姐,可能由于应酬较多、压力较大,现在还在冒“青春痘 ”。尝试了很多化妆品,还是压不住这些小痘,还伴有口苦口臭。
特别是多吃些油炸食品或喝了点酒,第二天就感觉上火,咽喉不适,痘痘疯长。
可是喝了凉茶,却又感觉肚腹不适,腹泻、便黏。
就诊中医后,医生判断刘小姐由于多年的应酬,体质出现了偏颇,主要以湿热体质为主。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形态。湿热在皮肤,面垢油光,多发湿疹或长痤疮;湿热在脾胃,口味偏重,喜辛辣,可见口苦、口干、口臭,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黏腻,尿短赤;容易心烦急躁;好发肾结石、三高、脂肪肝等。”修园堂健康管理师姚勋凤表示。
专家建议
湿热体质之人,饮食调养以祛湿除热、清利化湿为主,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白扁豆、冬瓜、丝瓜、西瓜、山药、白茯苓、水芹、荠菜、黑木耳、藕、豆腐、鸭肉、黄鳝等。
可以适宜地饮用一些茶:艾叶、佩兰,可以除湿;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煎炸、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
潮湿的天气,室内可以使用石灰包、茶叶梗或除湿机来去除吸附湿气。
多做柔和的运动,平时可按摩肺腧、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等穴位。
胖子的最爱
痰湿和湿热是“难兄难弟”
除了湿热,痰湿体质也是福建人最常见的体质之一,二者互为“难兄难弟”,很相像,常常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
“痰湿体质的人多体型较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较为明显,肌肉松散,怠惰懒动,特别湿重的梅雨季节感觉特别不适。有抽烟的男性早起咽喉常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性格善于忍耐,稳重,温和;面部T区多油、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喜食肥甘甜腻实物。” 姚勋凤表示。
“办公室久坐人群、IT人群、高知分子、企业家人群,多吃少动,加上这类人群往往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营养只进不出、不消耗,脾气虚弱,水谷不化 ,所以非常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如果不及时干预,易患三高、中风等病。”
专家建议
饮食上,应清淡,多吃健脾益肾化湿的食物,限制盐分摄入。
多吃冬瓜、扁豆、白萝卜、紫菜,可用荷叶、山楂泡水,或用茯苓、薏 米、陈皮熬粥。
不建议多吃水果,要吃尽量吃当季水果。
多喝热水,增加运动,避免熬夜,夏天少吹空调,平时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服。
有空时可按摩丰隆、中脘、 足三里、阴陵泉穴。
福建卫生报记者:刘伟芳
编辑:杨小懒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