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时代,人们看病更简单了吗?

2020
05/08

+
分享
评论
爱比邻
A-
A+

你到医院看病、检查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小到排队2小时就诊2分钟,大到误诊、错诊,取片、取药流程的繁琐……尤其是在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医疗情况持续高度关注,短时间内暴增的就诊需求放大了现有医疗水平的不足和缺陷,大家纷纷开始畅想医疗科技的未来形态。

41881588922328386

要知道,“智慧医疗”并非是一个新生概念。早在2008年底,IBM就首次提出了“智慧医院”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各个领域,实现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功能。

但转眼12年过去了,即使是号称“头号医疗大国”的美国智慧医疗的普及率也只仅仅达到了80%。更别说人口基数更大、医患情况更为复杂的中国了。

什么是智慧医疗?这个概念乍一看很泛,但真正落地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建成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患者诊疗数据异地异院联网化、智能书面化,让医务人员可以更专注于救治的专业工作,而不再是把大把时间花在数据统计、表格汇总等方面;

26501588922329065

二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目的是方便患者就医问诊。包括就诊前的在线预约、信息提醒,医院里的一体机、自助机,以及衍生出来的一些服务,例如方便陪护家属休息的共享陪护床,这些是方便患者的智慧服务,让患者感到更加方便和快捷。

74341588922329163

三是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主要是应用于医院精细化管理。比如后勤物资管理系统、药品耗材检验管理系统、共享陪护床管理系统等。

68121588922329260

2014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普及智慧医疗的概念,并且进入智慧医疗建设时代。但由于医疗体系负担较大,智慧医疗的推动进程一度放缓。但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加快,放眼现今,可以说我国的智慧医疗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从预约到就诊到取药再到办理出院、完成结算,全靠一张医保卡就能搞定。另外,异地就诊、异地报销以及可报销病种的增多,都改善了不少医疗行业长期积压的现存问题。

22111588922330051

如果你问:智慧医疗推进这几年,人们看病更简单了吗?仍有不少人会摇头告诉你:我觉得并没有。

因为随着亚健康和老龄化的增多,你无论哪个时间段去医院都还是一副人满为患的画面。不仅病房床位紧张,连带着家属陪护设备也相当紧张。只要你去过医院,一定会遇到大批的陪护家属睡在空闲病床、睡在走廊、睡在空地。

33331588922330161

借由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解决这一难题的共享陪护床出现了。共享陪护床,是以物联锁为技术核心解决陪护家属休息难问题的智慧医疗衍生品。

它的操作简单到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借床还床流程,无需专人在旁指导。而且床柜的任何信息,都会直接回传到运营后台,数据、反馈清晰可见、实时更新。

在推崇无人化、智能化的今天,共享陪护床的出现势必能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就医体验。但智慧医疗进程还能走多远?仍有待观察。

本文系【爱比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智慧医疗,医务人员,看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