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潇潇,下雨淋淋
秋雨霏霏,冬雨纷纷
人感之者,皆为湿病
立夏刚过,气温就开始攀升,这也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雨季。你是否感觉到外面热但是家里凉,周围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加,自己也比平时更容易出汗,这时候湿邪已经潜伏在我们身边了。
很多朋友知道湿气影响健康,但是却不知道湿气从何而来
其实湿气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外湿,一个是内湿~
(图片来源:百草益寿)
外湿:
环境中感到的湿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雨水时,此时会感受到湿气
内湿:
是我们生活中一些习惯所导致
(图片来源:百草益寿)
饮食生湿:
寒凉、黏腻、太甜和不好消化的食物很容易增加体内湿气,一些食物纯粹是为了“解馋”,但不一定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吃了加重胃肠负担,阻塞经络产生垃圾。
久坐生湿:
一般懒得动的朋友容易生湿,中医讲“久坐伤肉”,没有消耗人的运化也慢,活力不足导致阳虚,久坐不动则会加重体内潮湿。很多人久坐还会憋的屁股蛋上冒痘,其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湿气排解不掉。
衣感生湿:
一些爱美的女性喜欢露脚踝和大腿,男性不喜欢戴帽子和围巾,冬季不御寒很容易遭受风湿和寒湿的侵袭,这些湿气堆积起来,经年累月,风湿和寒湿就在身体里作怪。
内外湿联合一起就是“万恶之邪”,常年湿气重,定有痰湿丑。湿气遇热成湿热,遇风化为风湿,遇热成为湿热,这三种“湿”,容易导致消化道、泌尿系统及皮肤等多个部位的问题。
4种不同的人群如何祛湿?
(图片来源:百草益寿)
女性:
体内最容易有湿气的产生,湿气向下走,最容易影响女性妇科部位,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推荐:姜枣茶——3片生姜加6个大枣一起煮,久煮30分钟以上,从立夏时节开始,在12点之前饮用完。
男性:
有脂肪肝的男性在这个季节可以多用以下三种食物,看似不祛湿,实则是疏肝理气帮助男性打开祛湿的通道,并对血脂进行调节。
推荐:玫瑰花、茉莉花和月季花泡茶饮
老人:
老人要注意的是心肺部位的湿气,其表现就是老年人好痰多,或者伴随着支气管炎。
推荐:薤白粥(出自《古今医统大全》)粳米100g,薤白10g~15g(鲜30g~50g)。不宜久服、多服。
儿童:
儿童的湿气多在消化系统,多为脾胃积滞,肚热腹痛,胸胁苦闷,面黄切不愿吃饭,舌红大便臭。
推荐:鸡内金粉蒸蛋
如果是寒湿重的,儿童会经常称腹痛,面色发青,可以用姜枣茶+麦芽糖调理。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