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你以为印堂发黑预示着血光之灾?其实……

2020-05-06   杨希川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你印堂发黑,必有血光之灾?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丨编辑/排版:Sady责编:蕉 审核:李云

少年啊,你印堂发黑,必有血光之灾!

  这道耳熟能详的命题对于大家来说,无外乎牵扯着厄运。不管话锋怎么转,总绕不开“凶相”二字。   但你知道所谓的印堂发黑是哪里发黑么?   在介绍现代医学判断之前,我们先康康它究竟在哪里↓   ↓       9581588741262283     根据中医及“三易”来看,   印堂穴是指双眉间的部位。     但,玄学的角度想要观察印堂发黑,可不是随便看看就能观测的细微变化。虽然不会相面,但是我知道这碗饭并没那么容易吃。   但是,在各大网络居民集散地,最不缺的就是神人   沙雕网友     22871588741262342     在各大社区论坛,都有不少小哥哥小姐姐对自己的面部观察那可谓是十分仔细,细微差别都尽收眼底。   将照片放在网络上引发诸位   「半仙」的热议。   37611588741262408 1841588741262576  仔细看看,嗯,这印堂,的确是有点黑了。   但是你们确定不是来秀颜值的么。。。   好吧,中医中也会提到印堂发黑,但是都讲求面诊、色诊,   没听说照片看一眼就基本定下你的运势凶恶。     当然也是有明显的,比如↓↓↓↓ 2671588741262932     评论很到位,我觉得也是如此,换个滤镜,拍照注意光线!再者,鞋油不能上脸!  

Q1.

印堂发黑究竟会不会影响运气?

  这个问题我们没法通过科学实证来证明,运势这个关键词已经属于玄学的讨论范畴了。       不过,试图用玄学改变自身命运的手游玩家给我们总结了一下—— 33311588741263108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咳咳,不开玩笑了,现代医学认为,   印堂发黑这件事,很有可能是肤色不均的表现。      

Q2.

为什么会眉间肤色不均?

  我们从以下方.面来说说“印堂”肤色不均不均的表现  

1. 防晒不到位。可能出现局部色沉。

2. 睡眠不足、心理状态差、内分泌失调等。使黑色素没有及时代谢,出现局部色沉。

3. 色素斑出现,常见的有黄褐斑等。

4. 护肤不仔细,导致部分皮肤干燥、暗沉。

5. 清洁太到位,导致皮肤易敏感、泛红。

6. 炎症后色素沉着,如面部痤疮、特异性皮炎等。

7. 天生如此,这就很尴尬了,但也不意味着就是非酋。

Q3.

如何应对肤色不均?

  A1.防晒不到位   带帽、打伞、防晒霜,都别落下。别问我阴天涂不涂防晒,我没觉得阴天你看不清路。   

 对于已经出现的局部色沉,可以选用含有氨甲环酸、熊果苷、果酸、谷胱甘肽、烟酰胺等美白成分的产品,有助于减少色素沉着、淡化色斑,但也存在一定的刺激风险。   另   外   提一句,在晒伤后请不要使用美白产品,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请在皮肤状态恢复稳定之后使用,防晒也请一并注意。   

A   2.心理及睡眠问题   睡眠和心理疾病常常会捆绑在一起,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内分泌严重失调,出现色沉。建议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遵医嘱通过药物调整睡眠。   相信没什么阴影是过不去的,印堂的阴影也好,心里的也好。            

A3.出现色素斑   适当使用具有祛斑功效的产品还是可以的,不过护肤品的作用一般比较有限,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医美手段。黄褐斑比较特殊,请参考之前的文章。   

A4.护肤不仔细   适度清洁-仔细保湿-认真防晒。如果这都记不住,我是真没办法了。   

A5.清洁太到位   虽然你的脸会因为受损而泛红,但是这绝对不是什么好运,劝你善良,皮肤遇到你这样的主子才是印堂发黑。   

A6.炎症后色素沉着   一般来说,炎症色素沉着会逐渐消退,不用担心。如果时过半年仍没有消退的意思,可以考虑使用壬二酸乳膏、维A酸乳膏等。如果还是不行,考虑考虑激光吧。A7.天生如此   emmm...   告辞    

印堂发黑,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

大概率是肤色不均引起的

  至于玄学,我们就不好说了。有请仙家~   43981588741263315  

 〔参考文献〕 [1]  C B, F B, D M, et al. UVA在日光诱导皮肤生物学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44(5): 371-5. [2]  汪昌国, 金抒, 李华山. 皮肤美白剂进展 [J]. 日用化学工业, 2002, 4): 58-62. [3]  李志强, 刘荣卿, 高天文. 色素沉着的光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J]. 重庆医学, 2001, 030(3): 257-60.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05月04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