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安全用药是治病的前提!
药品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家庭备有常用药品,一旦头疼闹热不必去医院或药房诊治拿药。虽然省钱又方便,但毕竟大家不是专业人士,服药没有规范,用药很随意,甚至凭感觉和以往经验吃药,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其中,最被熟知的是抗生素的滥用,由于抗生素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仿佛成了万能药,几乎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会有抗生素。最终出现了大量的耐药菌株和变异菌株,使用抗生素越来越高级,用量越来越大。陷入恶性循环,不仅对个人,对整个人类社会健康事业构成极大威胁。而如今乱用、滥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诸多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仍然普遍,导致的药物过敏,或者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的案例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安全用药意识不强。
常说“是药三分毒”,大部分人并不会探究药毒在哪里。也许在我们的身边并没有因为不合理用药,不安全用药酿成的悲剧,但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根据国家《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共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事件149.9万份,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不良反应报告占比9.8%,约14.7万份。在统计到的14.7万份案例中,有谁会想到因为自己或者医生一时疏忽,不仅病没有治好,反而带来伤害,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受损,致聋,甚至是被夺去生命。
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于人于己都应严肃审视这个问题。关于如何用药,《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给出了8点建议:
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误服、误用。
所以不管是得了什么病,即使是常见的感冒发烧,不要拿起药就吃。应咨询医师,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用药禁忌,吃药虽然不需要仪式感,这些基本工作必须做好。养成用药好习惯,就像过马路前要左右观望,吃药也是如此,要慎重!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