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5月6日:体外循环的首次应用,开启心脏外科时代
2020-05-06
五号医生吴昊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关注我们【医学史的今天】系列的朋友们应该会记得,之前吴医生曾跟大家讲过,“没有麻醉,就没有今天的外科”,而今天要说的跟这个逻辑差不多,是关于体外循环机的使用和心脏外科之间的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体外循环机在临床上首次应用,并成功地治愈了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没有体外循环技术,也就没有今天的心脏外科。
1935年的5月美国外科医生约翰·吉本(John Heysham Gibbon)成功地用一只猫试验了他发明的体外循环机,应用血膜式氧合器和血泵维持了动物25分钟的心肺功能。这项创举的厉害之处在于,吉本首次证明了哺乳类动物的心脏功能可以被体外的机器所替代。换言之,人类在理论上也可以应用这个机器来维持心跳。
在实验动物身上获得了成功的18年之后,1953年的5月6日,吉本医生为一例18岁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成功地挽救了她的生命。至此,心脏外科开始蓬勃发展。
小的时候,一部关于心脏外科的漫画《医龙》让我看的津津有味,那里面的医生们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术屡次将患有心脏间隔缺损、瓣膜病和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患者从死神手中给抢回来。而当我从事医学专业的工作之后,更加体会到科技发展对于医学进步的影响。
医学史是逻辑分明的历史,有A才有B的模式伴随着科学家们的努力不断地上演,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了无数生命被挽救。这就是医学的魅力,也是科学的意义:造福人类,拯救苍生,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赞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