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科室陆续诊断了 7 例“应力性骨折” 患者 ,这 7 名患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 14~15 岁的青少年。
15 岁的罗同学,因 “右膝关节肿痛,加重 1 天”入院,在行膝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时,发现“右侧股骨下段骨折并广泛骨髓水肿”。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发现,这名疫情期间新近返校的初三学生,因邻近中考需要参加体育考试,每天都进行了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最近几天出现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于是罗同学妈妈带他到医院就诊。
不久,又有三名同学陆续来院就诊,他们的情况与罗同学几乎一样,都是 14~15 岁的初中生,在学校参加跑步等体育锻炼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并加重后就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被诊断为应力性骨折。
1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出现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当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这些低于强度极限的应力反复持久地传导至骨骼,可引起局部骨质的累积性微损伤,最终导致一种特殊类型骨折。
应力性骨折好发于特定人群,以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员等多见。高强度重复性的机械运动往往容易诱发应力性骨折。
活动量加大或强度增加太快也是导致应力性骨折的一大风险。
疫情期间,全民响应国家号召“宅家抗疫”,学生们在家进行的体育活动有限。
开学后,尤其是初三的学生,面临“中招体育加试”,活动量突然加大,让这些骨密度和强度并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们 “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2 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不同人群的应力性骨折好发部位不同。以跑跳运动为主的学生们应力性骨折常发生在胫骨中上段、股骨颈和股骨中下段。
初始阶段,患者几乎不会注意到与应力性骨折相关的疼痛,但疼痛往往会逐渐加剧。疼痛通常出现在特定的部位,休息时得到改善。
随着损伤加剧,疼痛会开始扩散,压痛的重点区域变得分散。疼痛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某些情况下甚至整个脚变得肿胀。
3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应力性骨折 某一部位(通常在下肢)没有受到外部激烈的碰撞而出现突然性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使人不能继续跑步,或者很难继续跑步。 单足站立时局部出现疼痛,或者单足跳时出现疼痛。 用手指压痛处时出现钻心的疼痛感。 疼 痛点在完全停止跑步后一段时间内会自然消除。
4 应力性骨折的治疗
应力性骨折多发在承重骨,伤肢继续受力会导致骨折恶化、治疗的时间延长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无法治愈。
休息,是唯一能完全治疗好应力性骨折的方法。通常会用石膏或者保护靴予以保护的状态下彻底休息 4~8 周。一旦医生建议可以开始恢复活动,应遵循医嘱,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
针对不同风险因素造成的应力性骨折,康复锻炼的重点不同:
改善平衡有助于降低跖痛症的发生风险;
选择正确的矫形器或矫正鞋、矫正鞋垫;
负重训练,这对于强壮骨骼的能力和维护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需强调,必须由专业医生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否则会加大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
5 怎样注意孩子有可能发生的这类症状
影像学检查能有效诊断应力性骨折,轻 - 中度应力反应早期 X 线片表现可能不明显,但磁共振成像能有效发现骨膜及骨髓水肿。
严重应力反应及应力性骨折在 X 线片可见骨皮质增厚甚至骨折线影,而磁共振成像对骨膜与骨髓水肿范围显示更清晰。
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一旦出现了应力性骨折,不久之后的体育考试就可能参加不了,或者影响体育成绩。
对于出现了此种情况的学生家长,也是十分着急又心疼孩子。
所以,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从高强度运动开始。
开学后,孩子一旦出现了某个特定地方疼痛等症状。
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了,请及时带着孩子就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