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官能症,你所要知道的常识
大部分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心理敏感,抗压能力小,遇到不顺心的事,难以摆脱思考和担忧循环过程,长此以往的影响脾胃运化工作,导致焦虑和抑郁,伴随有部分躯体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主诉心率失常为多数,也有例外的,心胸宽阔、乐观向上的也可能患神经官能症。
20岁-30岁的患者占多数,身体素质问题缺乏重视,一方面是抽烟、喝酒、熬夜所致,另一方面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所关联,如周边过多嘈杂声响等,去中医院看的话大部分医生开的中药也都是补气血和安神的,并且的确服用一段时间之后有所好转,然而停药一段时间之后复发率也极高,一次又一次的复发使患者有绝望的感觉,想治疗又怕治不好,思虑良久之后便放弃了治疗。
如果患者有下列特点之一,就要考虑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可能:
1、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病人自觉心悸严重,但是24小时心电检测或心电监护却无明显心律失常,轻微活动即感气短气促,但是心脏超声却显示心收缩舒张功能良好。
2、症状繁多呈现跨系统特点。比如既有心血管症状如胸闷、气急、胸痛等,也大量出现其他系统症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很难用单纯的心脏病来解释,如头晕、头痛、失眠、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尿急、多尿、出汗、手抖、手足麻木、喜深呼吸、不能去封闭环境等;有时还有其他种种稀奇古怪的不适主诉,患者非常形象描述,可是医生越听越糊涂,这些医学教科书上没有写过的症状,常让经验丰富的专家医生们也感到为难,只能让患者去其他科解决问题。
3、患者常常顾虑重重。即担心查不出疾病,患了心脏病迟早要出危险,又担心去做相关检查不安全,带来痛苦,最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各种药物说明书反复研究,越看越怕,不敢服用或者频繁换药。
本病西医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常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效果不太理想,而病情的反复发作进一步加重了病人思想负担,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疾病日久不愈。中医认为本病与劳心过度、肝气郁结、血脉不畅等有关,结合不同病人的情况给予辨证论治常常有较好的疗效,有一定优势,因此有些西医大夫会建议病人服用中药调理。但一般患者须坚持服用中药1~2个月才会有明显效果,汤药比中成药更对症一些。同时,患者本人一定要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减轻思想负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生气,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及压力大等,这对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尤为重要。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