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1、定义 采用多种感觉刺激和运动训练,对造成构音障碍的舌运动力量、运动协调性和感觉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舌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运动功能受损。
(2)禁忌证:舌部溃疡、口腔溃疡。
3、设备与用具小棉棒、纱布、手套、压舌板、果酱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舌运动:
1)用压舌板或勺把后部,在舌一侧由里向外划,然后引出舌向一侧运动,随后换边做
2)舌尖抵在硬腭上,停 5 秒;
3)用舌头碰触硬腭,发音;
4)张嘴,舌尽量伸出,向上、下运动,每个方向停 5 秒;
5)在压舌板上放些花生酱、糖、果酱类,让患者用舌尖去舔,做 10 次;
6)用柠檬棒或棉花棒蘸点柠檬水,从舌尖中间往后划动(刺激舌尖向上)。
(2)舌牵拉运动:用干纱布包住舌,用拇指、食指向外牵拉舌。
(3)舌尖抵抗运动:
1)戴手套,用手指或压舌板抵抗舌尖,要求患者尽量将舌尖伸出来抵抗手指,做 10 次;
2)放置小棉棒在上下磨牙之间,患者用舌头去抵住小棉棒数次之后,换边做。
5、注意事项
(1)舌肌牵拉要缓慢,患者如有恶心反射或其他不适,不要勉强。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1、定义 采用多种口唇活动,对造成构音障碍的口唇运动力量、运动协调性和感觉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口唇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口腔溃疡。
3、设备与用具棉棒、毛巾、纽扣、压舌板、气球、吸管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唇运动:
1)抵抗棉棒运动:张开口,将棉棒放在双唇之中,紧闭双唇,抵抗棉棒抽出。
2)抵抗毛巾运动:用双唇含住毛巾或纱布条,抵抗毛巾或纱布条拉出。
3)钮扣运动:将已系好牙线的钮扣放在双唇中间含紧,然后用手拉着牙线,往外拉,暂停数秒钟,再放开;也可左右拉以训练嘴角肌肉力量。
4)吹吸运动:患者缩唇吹口哨;吹笛子、气球;双唇含着吸管进行吸豆子游戏。
5)紧吸食指运动:给患者戴上指套,患者将手指含在嘴中,抵抗手指拉出。
6)夹压舌板运动:双唇含住压舌板,在压舌板两边各放一枚至数枚硬币(视患者的唇肌力量而定),每次紧含压舌板数秒后移开压舌板。也可将压舌板放在双唇中间含紧,然后用双手将压舌板拿出来,但双唇含紧不让压舌板被拉出来。
7)练习闭唇音:如“宝贝”、“版本”、“冰雹”、“爸爸”、“保镖”、“标本”、“不必”。
8)练习咬唇音:如“发奋”、“方法”、“反复”、“发放”、“发福”、“翻覆”、“犯法”。
(2)唇角冷摩擦:用毛巾包住冰块,或用冰冻棉棒从唇角外斜下方,向唇角快速摩擦,并从唇角向面部快速摩擦,以促进嘴角上抬运动,每次 5~6 分钟,每日 3~4 次。
5、注意事项
(1)口轮匝肌痉挛的患者,先做轻柔的按摩,动作要缓慢。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三、下颌运动技术
1、定义 采用多种运动方式,对造成构音障碍的下颌运动力量、运动协调性和本体感觉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下颌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下颌关节脱位。
3、设备与用具压舌板、汤匙、口香糖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下颌运动:
1)推下颌:将手心放在下颌上,开口手往上推,抵抗下颌往下;
2)咬塑料棒:患者口含一个塑料棒,用牙咬住;
3)张口:张开口停留5秒。
(2)增加下颌开口度运动:
1)让患者尽量张口,将 2、3 个压舌板放入上下齿之间;
2)逐步增加压舌板以增加下颌张开之高度。
(3)增加下颌咬合力运动:
1)患者咬住压舌板,头、下颌保持平直;
2)治疗师用手将压舌板往外拉;
3)患者尽量咬住,不让压舌板拉出。只能下颌用力而不是全身用力。
(4)下颌稳定运动:
1)磨牙咬压舌板,不让压舌板拉出,尤其是肌肉无力侧要加强;
2)门牙横咬压舌板,双手拉住压舌板两头,门牙横咬不让手将压舌板拉出;
3)下颌肌肉无力的患者也可以用牙线系住的钮扣练习;
4)汤匙或压舌板放入口中,再拿出,下颌尽量张开使牙齿不要咬住压舌板;
5)嚼口香糖时,先放在一侧磨牙嚼几下,再转到另一边嚼几下,一直嚼到口香糖没味道为止;为保证口香糖不被误咽,将口香糖放入纱布袋内,用线绳扎紧,揪住线绳,防止口香糖滑落咽部。
5、注意事项
(1)合并咬肌瘫痪、下颌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动作要缓慢,不要造成关节全脱位。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1、定义 采用感觉刺激和运动训练,对造成构音障碍的软腭上抬困难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软腭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口腔溃疡。
3、设备与用具棉棒、吸管、哨子、蜡烛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冷刺激腭弓:压舌板压住舌头,暴露软腭,嘱患者发/a/并观察软腭运动,冰冻棉棒快速自内向外、自下而上地划过软腭。
(2)发音法:吸气后发短音/a/,反复数次;发长音/a/,持续数秒;反复发爆破音与开元音/la/、/da/,鼻音与元音/ma/、/mi/。
(3)鼓腮:鼓腮闭嘴时,如有漏气(手指挤压面颊,气流从鼻孔漏出),让患者反复说/s/,不让气流由鼻漏出。
(4)分辨:分辨鼻音与非鼻音,让患者发“爸、妈”、“波、摸”、“被、妹”。(5)推撑法:患者双手放在桌面上向下推或两手掌对推的同时发/a/音,这种方法可以与打哈欠和叹息相结合。发舌后音如:/ka/、/ga/等也用来加强软腭肌力。
(6)引导气流法: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气流通过口腔,减少鼻漏气,如:吹吸管、吹乒乓球、吹喇叭、吹哨子、吹奏乐器、吹蜡烛、吹羽毛、吹纸张;
2)也可用一张中心有洞或画有靶心的纸,用手拿着接近患者的嘴唇,让患者通过发“屋”声去吹洞或靶心,当患者持续发音时,把纸慢慢向远处移,一方面可以引导气流,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患者延长吹气。
5、注意事项
(1)根据软腭功能障碍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项目分次进行,原则是由易到难。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以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五、声带运动技术
1、定义 采用多种运动方式,对造成构音障碍的喉运动异常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声带内收障碍。
(2)禁忌证:中央型声带麻痹。
3、设备与用具靠背椅。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推撑运动:
1)坐在有背部支撑的椅子上,双手直臂去推前方稳定的桌子;
2)在推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五。
(2)双手合掌:
1)双手十指相对,深呼吸;
2)对掌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五。
(3)一人推患者最有力的手,用力互推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五。
5、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自身状态,如有无偏瘫,选择适当的项目分次进行,原则是由易到难。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以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六、呼吸训练技术
1、定义 采用多种呼吸运动方式,对造成构音障碍的呼吸运动力量和运动协调性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2)禁忌证:心脏病患者、体弱者。
3、设备与用具吸管。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仰卧位:
1)仰卧位时双下肢屈曲,腹部放松并平稳地呼吸;
2)治疗师的手平放在患者的上腹部,在吸气末时,随着患者的呼气动作平稳地施加压力,通过横膈的上升运动使呼气相延长;
3)逐步让患者呼气时发/f/、/ha/等音。
(2)坐位:
1)双手往上抬,同时深吸气,然后双手慢慢放下,同时吐气;
2)双手往上抬,同时深吸气,手提到最高点时停止呼吸 3 秒钟,再慢慢吐气;
3)双手往上抬,同时深吸气,手提到最高点时停止呼吸 3 秒钟,慢慢放手同时喊“啊”,保持匀速,尽量延长时间;
4)用吸管吹泡泡,尽量延长吹气时间,保持匀速,每次练习 10 分钟。
5、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训练体位,选择适当的项目分次进行,原则是由易到难。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以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3)呼吸运动要在饭后 1 小时后实施,治疗师动作要缓慢。
七、发音训练技术
1、定义 采用听、视、发音等方式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导致的发音异常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发音异常。
(2)禁忌证:严重心脏病患者、体弱者。
3、设备与用具录音机、节拍器、镜子、笔、纸。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做无声的构音运动:如双唇闭合、舌上抬等
(2)轻声引出靶音:先训练发韵母,然后发声母;声母先由双唇音开始,如:/b/、/p/、/m/、/f/等。待能发声母后,训练将已掌握的声母与韵母相结合,如:音节/ba/、/pa/、/ma/、/fa/。
(3)利用视觉反馈纠错:通过画图、照镜子让患者了解发音部位和机制,指出其主要问题所在,并告诉他准确的发音部位。
(4)语音分辨:通过口述或放录音,也可采取小组训练形式,由患者说一段话,让患者评议,患者分辨错音,治疗师协助纠正。
(5)减慢言语速度:当患者绝大多数音可以发,但由于痉挛或运动不协调而使多数音歪曲或失韵律。可以利用节拍器控制速度,逐渐由慢变快。节拍的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也可以由治疗师轻拍桌子,患者随着节奏进行训练。
(6)克服费力音:费力音是由于声带过分内收所致,听起来喉部充满力量,声音好似从其中挤出来。因此,治疗目的是获得轻松的发音方式。
1)打哈欠伴发声:让患者处于轻松的打哈欠状态时发声;在打哈欠的呼气相说词和短句;
2)放松伴发声:以头颈部为中心放松,让患者由前向后缓慢转头,同时发声。
5、注意事项 在训练发音之前,一定要依据构音检查中构音类似运动的检查结果,掌握了靶音构音类似运动后,才能进行该音的训练。
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1、定义 采用发音、唱音阶、朗读等多种方式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导致的语调异常、音量减退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语调异常、音量减退的患者。
(2)禁忌证: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弱者。
3、设备与用具可视音高训练仪、乐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语调训练:
1)发音:指出患者的音调问题,指导患者发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
2)唱音阶:让患者跟随乐器的音阶变化唱出音阶。如果患者不能唱完整的一个音阶,可集中训练三个不同的音高,以后再逐渐扩大音高范围。可唱任何元音或辅音元音连起来唱。
3)仪器训练:用可视音高训练仪帮助训练,患者可以通过仪器监视器上曲线的升降调节音高。
4)复述、朗读短感叹句、疑问句、命令句等。
(2)音量训练:
1)治疗师数数 1~5/6~10 时,音量由小逐渐增大;再由大逐渐减小,音量一大一小交替,患者模仿。指导患者强有力地呼吸并延长呼气的时间。
2)发元音,音量由小至大,由大至小,大小音量交替。
3)在复述练习时鼓励应用最大音量,治疗师逐步拉长与患者的距离,直到治疗室可容下的最长距离。鼓励患者让声音充满房间。提醒患者尽可能地放松,深呼吸。
4)可使用具有监视器的语言训练器,患者在发音时观看监视器的图形变化训练和调节发音的音量。
5、注意事项训练时循序渐进,音量不要过大,避免损坏声带。
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1、定义对严重构音障碍无法用口语表达的患者,指导使用图卡、词汇板、交流板等交流辅助设备,改善患者实际交流能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口语障碍。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交流板、图卡、词汇板。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交流辅助系统的选择:选择交流辅助系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残存能力,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智力、语言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定。例如患者是四肢瘫,而且无言语能力,可以利用“眼指示”或“头棒”选择交流板上的内容进行交流。
(2)交流辅助系统的设计:根据患者的交流能力,设计图片交流板、词板和句子板,患者通过交流板上的内容表达各种意思。充分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和最简单易行的交流手段。随着患者水平的提高,调整和增加交流板上的内容,最终使患者能使用现代的交流辅助系统来补偿重度运动障碍或言语障碍所造成的交流困难。
5、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残存功能的保留程度,选择适当的项目分次进行,原则是由易到难。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