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器械
整理:巧克力
文末附官方最新出口企业名单
NO.1
4月30日和5月1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更新《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和《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共增加152家械企。
其中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共68家,新增25家;
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共37家,新增5家;
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共56家,新增47家;
呼吸机生产企业共11家,新增1家;
红外体温计生产企业共3家,无增加;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企业共76家,新增74家。
5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显示,据海关统计,3月1日至4月30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712亿元,其中包括口罩278亿只。
4月份以来,我国出口防疫物资呈明显增长态势,日均出口额从上旬的约10亿元,增至近期日均30亿元以上,一个月内持续增长逾3倍。
NO.2
680万个口罩,出口被扣
口罩出口持续火热的同时,有近680万个口罩因质量问题或涉嫌逃避检验,出口被扣。
近日,海关总署通报第二批和第三批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典型案例,据赛柏蓝器械统计,两次通报包含7个案例,全部和口罩出口相关,共涉及679.6万个口罩。
其中涉及口罩数量最多的是200万只口罩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4月18日,黑龙江某公司申报出口非医用一次性口罩200万个。经查验发现,该批出口口罩的外包装盒上明确标注有医疗设备字样。当事人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疗物资声明,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还有部分企业出口口罩,申报的却是其他货物,如:4月16日,深圳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手机玻璃片一批。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的货物为一次性医用口罩1.19万个、一次性使用医用隔离服6680件、额温枪4837个等。
同日,深圳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健身手套一批。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货物为医用口罩36.95万个和消毒洗手液746瓶。
NO.3
只要按要求申报,海关就提供便利
4月27日,海关总署在通报违法违规出口案例时表示,对如实申报的守法企业,海关将一如既往提供通关便利。
对于通过伪瞒报、夹藏、夹带等方式逃避法定检验,或出口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医疗物资冒充合格的违法、失信企业,海关不仅给予行政处罚,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近日,根据海关总署官微消息,口罩等医疗物资出口过海关时,主要对以下环节进行查验:
1、验核提交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明有效性,实际货物型号是否与注册证标注的型号相符。
2、查验出口医疗物资品名、数量与申报是否相符,外观是否霉变、有无污染/污化、是否超出保质期、是否破损及侵权、是否三无产品、是否侵权以及是否属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等情况。
3、重点验核是否将医用防疫物资伪报为非医用物资。
4、海关实验室检测执行的标准:进口国(地区)有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依据进口国(地区)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检测;进口国(地区)无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按照我国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检测。
NO.4
口罩出口前,务必做好这些准备
海关总署还发布消息提醒,出口医疗器械商品出口的企业,出口前要做好以下准备。
第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出口的主要资质,主要包括:
1、营业执照。
2、取得国内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明。
进口国(地区)有要求的,生产企业还须获得药监部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并申请出具《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生产企业还需满足药监部门其他管理要求。
3、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当地商务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领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如无进出口经营权,也可销售给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再行出口。
4、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在海关办理登记手续并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
第二,获得出口的技术能力,工厂需拥有符合国外准入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技术能力。
医疗物资国内外质量安全标准和准入要求可登陆“海关总署网站—总署概况—商品检验司—政策法规”栏目查询(不定期更新)。
附件:
END
4.未经授权删减转、截图转、用于商业用途、不按照要求标明来源和作者,一律追责与投诉到底。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