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子豹资本圈,作者公子豹
4月30日盘面的一个迹象是,不少医药股开始出现高位长阴,量能也有所放大,抱团资金开始松动了。
春节之后的行情,主要集中在医药和消费。医药主要是2条线,
一是疫情,口罩、器械、试剂等;
二是生物医药、CRO、高端器械等长青板块。
第一条线,是利好刺激的阶段性行情,已经炒完。
第二条线,今天也开始松动。更贴切的说,是已经没有性价比了。
☆☆☆☆☆☆☆☆
2020年公募基金一季报已经出来,有几个观察结论:
1)医药超配创近5年新高(历史最高是2014年Q1),全基金重仓医药持股占比为14.69%(历史最高19.58%),相较2019四季度提高4.29个百分点;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主动型基金中重仓医药持股占比为12.80%(历史最高17.72%),相较2019四季度提高3.85个百分点。
2)医药硬核资产(持股基金数和持股市值占比排名前30)持股全面增加,不同于往年的结构性表达。
3)疫情相关标的收获较高热度,部分标的重仓持股市值占比挤进前20。
复盘了15年以来的医药5次超配,原因主要有3个:
1)熊市中能够起到避风港的作用。
2)当时的医药政策相对友好或者预期充分。
3)在大环境震荡或者具备极大不确定性时,行业比较优势得到体现。
医药股行情终结的原因主要有2个:
1)政策的超预期负向。
2)大环境导致的行业比较优势结束。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机构大幅超配;股价涨幅巨大;筹码开始松动。
☆☆☆☆☆☆☆☆
估值高就意味着潜在风险比较高,估值低意味着有一定的安全垫。
估值高从逻辑上是可以讲通的,生物医药各种利好的因素都在里面,但是估值高就意味着持有的人比较多、比较集中,再买进去的购置成本是比较高的。
低估值是一个安全垫,估值高的东西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是它隐含的问题是未来的潜在风险,这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如果你的风险偏好很高,可以进行博弈。如果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就要注重估值这个标尺。
说回医药。作为长逻辑,始终有一大批粉丝,所以医药股更多是短期上涨过快之后的休整,跌下来可以继续选择优质个股。
不管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大的原则,还是要尽量规避政策扰动,从政策免疫角度去选择。
四大长期主线值得关注:
创新是永恒的主线,医药已经迎来创新时代。
比较重点的是CRO/CDMO板块,创新药受政策鼓励,而创新服务商最为受益,前置创新药获批出业绩:凯莱英、昭衍新药、药石科技、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其他创新药服务商艾德生物等;
创新药:部分企业已经陆续进入到收获期,推荐重点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微芯生物;
创新疫苗大品种大时代已经来临:长春高新、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
健康消费是超长周期成长逻辑,重点是片仔癀;
特色专科连锁医疗服务:爱尔眼科、美年健康、通策医疗;
创新及特色器械:迈瑞医疗、南微医学。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