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感染,不愿上班,又怕丢了工作,我该咋办?
摘
要
当下,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虽然大家的生活工作秩序正在恢复,但有人不敢出门、不愿上班,提心吊胆怕被传染…面对疫情,您是什么样的心态?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该如何去适应?当恐慌、焦虑、无助袭来,我们该怎么办?来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刘竞的【心情小贴士】
虽然,我们正在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但和原来的生活相比,还存在一些差异和不便,比如,出门要带口罩、要与人保持距离、不能肆意呼朋唤友吃喝玩乐等等…很多人会很无奈的抱怨:什么时候才到头啊…
1
如何适应“常态化”?
网友【寻求帮助贴】:单位要求去上班,可我没有私家车,只能坐地铁,特别担心路上被传染,但又不能辞职丢了工作,所以每天上班时都很痛苦、焦躁…怎么办?
2
杞人忧天的心态该如何缓解?
在焦虑门诊,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特别担忧,既担忧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又渴望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如果不去上班,经济上就会有很大的损失,鱼和熊掌是肯定不能兼得的。那这个时候怎么办?怎样去缓解自己的心态?
我觉得,我们现在都在逐步复工复学,所以要去上班肯定是必须的。那么,我们可以去想一想,去上班坐地铁的路上,到底被传染的概率有多大?我们需要去理性的分析这个事情。比如说,现在北京目前的情况,新增基本为输入性的病例,那么,在市内,你活动其实是非常安全的。我们可以去想,2000万人每天有多少的概率会降到你的身上?我们开车出门有没有可能还会发生其他的一些意外?那以前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这样的意外就不出门、不上班了?所以,其实这样一个概率事件的几率是一样的。
但是,因为大家现在都聚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所以,一些朋友就会犹如惊弓之鸟,这样的心态需要我们能够理性的去分析它,在做好自己的防护的基础上,然后去尝试耐受一定的不确定性,耐受一定的焦虑和担忧,然后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因为很多焦虑的病人都是“选择性关注”,就是注意力不会去关注其他好的事情或确定的事情,自己可以去掌控的事情,此时,您需要让自己从这样一个漩涡里走出来。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