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评定技术
一、呼吸评定
1、定义观察安静时患者的呼吸状态以及发音时呼吸控制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秒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静止状态:在患者静坐、没有说话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当评价有困难时,可让患者用嘴深吸气且听到指令时尽可能地缓慢呼出,然后记下所需的秒数。正常能稳定呼出且平均时间只用 5 秒。
(2)言语:同患者谈话并观察呼吸,问患者在说话时或其他场合下是否有气短。辅助评价方法是让患者尽可能地一口气数到 20(10 秒内)。检查者不应注意受检者的发音,只要注意完成这一要求所需呼吸的次数。正常情况下可以一口气完成要求。
5、评定标准
(1)安静状态分级:
1)没有困难;
2)吸气或呼气不平稳或缓慢;
3)有明显的吸气或呼气中断,或深吸气时有困难;
4)吸气或呼气的速度不能控制,可能显出呼吸短促,比 3)更加严重;
5)患者不能完成上述动作,不能控制。
(2)言语分级:
1)没有异常;
2)由于呼吸控制较差,流畅性极偶然的被破坏,患者可能声明他感到必须停下来做一下深呼吸,即需要一次外加的呼吸来完成这一要求;
3)患者必须说的快,因为呼吸控制较差,声音可能消失,患者可能需 4 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4)患者用吸气或呼吸说话,或呼气非常表浅,只能运用几个词,不协调,且有明显的可变性,患者可能需 7 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5)由于整个呼吸缺乏控制,言语受到严重阻碍,可能 1 次呼吸只能说 1 个词。
6、注意事项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进行评定:
1)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检查者;
2)意识障碍、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检查者;
3)拒绝检查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
二、喉功能评定
1、定义观察喉部的发声以及对音调和音量的调节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秒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发音时间:示范,让患者尽可能长地说“啊”,并记下所用的秒数。注意每次发音的清晰度。
(2)音调:示范,让患者唱音阶(至少 6 个音符),并在患者唱时作评价。(3)音量:让患者从 1 数到 5,每数一次增大一次音量。开始用一个低音,结束用一个高音。
(4)言语:注意患者在会话中是否发音清晰,音量和高音是否适宜。
5、评定标准
(1)发音时间分级:
1)患者能持续说“啊”15 秒;
2)患者能持续说“啊”10 秒;
3)患者能持续说“啊”5~10 秒,但断续沙哑或发音中断;
4)患者能清楚持续地说“啊”3~5 秒,或虽能发“啊”5~10 秒,但有明
显沙哑;
5)患者不能持续清楚地说“啊”达 3 秒。
(2)音调分级:
1)无异常;
2)好,但有一些困难,嘶哑或吃力;
3)患者能表达 4 个清楚的音高变化,上升不均匀;
4)音调变化极少,显出高、低音间有差异;
5)音调无变化。
(3)音量分级:
1)患者能用有控制的方式来改变音量;
2)中度困难,偶尔数数时声音相似;
3)音量有变化,但是明显地不均匀;
4)音量只有轻微的变化,很难控制;
5)音量无变化,或全部过大或过小。
(4)言语分级:
1)无异常;
2)轻微的沙哑,或偶尔不恰当地运用音量或音调,只有留心才能注意到这一轻微的改变;
3)由于段落长声音变质,频繁地调整发音,或音调有异常;
4)发音连续出现变化,在持续清晰地发音、运用适宜的音量和音调方面都有困难,如果这些中的任何一项始终有困难,患者应该被定在这一级上;
5)声音异常严重,可以显出两个或全部下面特征:连续的沙哑、连续不恰当地运用音调和音量。
6、注意事项无。
三、口唇评定
1、定义观察和评价口唇的运动及其对发声气流的控制。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秒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静止状态:当患者没有说话时,观察口唇的位置。
(2)唇角外展:请患者做一个夸张的笑,示范并鼓励患者唇角尽量抬高,观察双唇抬高和收缩运动。
(3)闭唇鼓腮:让患者进行下面的一项或两项动作以帮助建立闭唇鼓腮:
1)让患者吹气,鼓起两颊,并坚持 15 秒,示范并记下所用的秒数。注意是否有气从唇边漏出。若有鼻漏气则不记分。如果有鼻漏气,治疗者应该用拇、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
2)让患者发出清脆的“P”音 10 次,示范并鼓励患者强调这一爆破音,记下所用的秒数并观察“P”爆破音的闭唇的连贯性。
(4)交替发音:示范并嘱患者 10 秒内重复“u”“i”10 次,让患者突出口唇运动,并使发音速度与口唇运动相一致(1 次/秒),记下所用的秒数,可不必要求患者发出声音。
(5)言语:观察会话时唇的运动,重点注意唇在发音时的形状。
5、评定标准
(1)安静状态分级:
1)没有异常;
2)唇轻微下垂或不对称,只有熟练的检查者才能观察到;
3)唇下垂,但是患者偶尔试图复位,位置可变;
4)唇明显的不对称或变形;
5)严重不对称或两侧严重病变,位置几乎不变化。
(2)唇角外展分级:
1)没有异常;
2)轻微不对称,熟练的检查者能观察到;
3)严重变形的笑,显出只有一侧唇角抬高;
4)患者试图做这一动作,但是外展和抬高两项均在最小范围;
5)患者不能任何一侧抬高唇角,没有唇的外展。
(3)闭唇鼓腮分级:
1)唇闭合极好,能保持唇闭合 15 秒或用连贯的唇闭合来重复“P”-“P”;
2)偶尔漏气,在爆破音的每次发音中唇闭合不一致;
3)患者能保持唇闭合 7~10 秒,在发音时观察有唇闭合,但是听起来声音微弱;
4)唇闭合很差,唇的一部分闭合丧失,患者试图闭合但不能坚持,听不到发声;
5)患者不能保持任何唇闭合,看不见也听不到患者发音。
(4)交替发音分级:
1)患者能在 10 秒内有节奏地连接这两个动作,显出有很好的唇收拢和外展;
2)患者能在 15 秒内连接这两个动作,在唇收拢、外展时能出现有节奏的震颤或改变;
3)患者试图做两个动作,但是很费力,一个动作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另一个动作严重变形;
4)可辨别出唇形有所不同,或一个唇形的形成需 3 次努力;
5)患者不能做任何运动。
(5)言语分级:
1)唇运动在正常范围内;
2)唇运动有些减弱或过度,偶尔有漏音;
3)唇运动较差,声音微弱或出现不应有的爆破音,嘴唇形状有许多不符合要求;
4)患者有一些唇运动,但是听不到发音;
5)没有观察到两唇的运动。
6、注意事项无。
四、下颌评定
1、定义观察患者下颌的运动及其对发音的调节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无。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静止状态:当患者没有说话时,观察其下颌的位置。
(2)言语:当患者说话时,观察下颌的位置。
5、评定标准
(1)静止状态分级:
1)下颌自然地在正常的位置;
2)颌偶尔下垂,或偶尔过度闭合;
3)下颌松弛下垂,口张开,但是偶尔试图闭合或频繁试图使颌复位;
4)大部分时间下颌均松弛的下垂,且有缓慢不随意的运动;
5)颌下垂张开很大或非常紧的闭合,下垂非常严重,不能复位。
(2)言语分级:
1)无异常;
2)疲劳时有最小限度的偏离;
3)下颌没有固定位置或明显的痉挛,但是患者在有意识地控制;
4)明显存在一些有意识地控制,但是仍有严重的异常;
5)试图说话时下颌没有明显的运动。
6、注意事项无。
五、软腭评定
1、定义观察和评价软腭的运动及其对发声的调节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压舌板、电筒、餐具、水、米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进食流质饮食:观察并询问患者吃饭或喝水时是否进入鼻腔。
(2)抬高:让患者发“啊—啊—啊”5 次,保持在每个“啊”之间有一个充分的停顿,使软腭有时间下降,给患者做示范并观察患者的软腭运动。
(3)言语:在会话中注意鼻音和鼻漏音。让患者说“妹、配、”和“内、贝”,检查者注意倾听音质的变化。
5、评定标准
(1)进食流质饮食分级:
1)没有困难;
2)偶有困难,患者回答有一两次,咳嗽时偶然出现;
3)有一定的困难,患者注意到 1 星期内发生几次;
4)患者注意到在每次进餐时至少有 1 次这样的困难;
5)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时,接连发生困难。
(2)抬高分级:
1)软腭能充分保持对称的运动;
2)轻微的不对称但是能运动;
3)在所有的发音中软腭均不能抬高,或严重不对称;
4)软腭仅有一些最小限度的运动;
5)软腭没有扩张或抬高。
(3)言语分级:
1)共鸣正常,没有鼻漏音;
2)轻微的鼻音过重和不平衡的鼻共鸣,或偶然有轻微的鼻漏音;
3)中度的鼻音过重或缺乏鼻共鸣,有一些鼻漏音;
4)中到重度的鼻音过重或缺乏鼻共鸣,或明显的鼻漏音;
5)言语完全表现为严重的鼻音或鼻漏音。
6、注意事项
(1)进流质时注意咳嗽反射,并要有应急措施。
(2)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进行评定:
1)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检查者;
2)意识障碍、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检查者;
3)拒绝检查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
六、舌评定
1、定义观察和评价舌肌的运动及其对声音的调节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秒表、压舌板、电筒。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静止状态:让患者张开嘴,在静止状态观察舌 1 分钟。舌可能在张嘴之后马上不能完全静止,因此这段时间应不计在内。如果患者张嘴有困难,就用压舌板协助。
(2)伸舌:让患者完全伸出舌并收回 5 次,以 4 秒内做 5 次的速度示范。记下所用的秒数。
(3)上下运动:让患者把舌伸出指向鼻,然后向下指向下颌,连续做 5 次。做时鼓励患者保持张嘴,以 6 秒内运动 5 次的速度示范,记下测试的时间。
(4)两侧运动:让患者伸舌,示范在 4 秒内从一边到另一边运动 5 次,记下患者所用的秒数。
(5)交替发音:让患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说“喀、啦”10 次,记下秒数。
(6)言语时的活动:记下舌在会话中的运动。
5、评定标准
(1)静止状态分级:
1)无异常;
2)偶尔有不随意运动,或最低限度的偏斜;
3)舌明显偏向一边,或不随意运动明显;
4)舌的一侧明显皱缩,或成束状;
5)舌显出严重的不正常,即舌体小、皱缩或过度肥大。
(2)伸舌分级:
1)舌在正常范围内活动平稳、清晰;
2)活动慢,4~6 秒完成,其余正常;
3)活动不规则或伴随面部怪相,或伴有明显的震颤,或在 6~8 秒内完成;
4)只能把舌伸出唇外,或运动不超过两次,时间超过 8 秒;
5)患者不能做这一要求,舌不能伸出唇。
(3)上下运动分级:
1)无异常;
2)活动好但慢,8 秒内完成;
3)两个方向都能运动,但不完全;
4)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或运动迟钝;
5)不能完成这一要求,舌不能抬高或下降。
(4)两侧运动分级:
1)无异常;
2)活动好但慢,5~6 秒完成;
3)能向两侧运动,但吃力或不完全,可在 6~8 秒内完成;
4)只能向一侧运动,或超过 10 秒完成;
5)患者不能做任何运动,或超过 10 秒完成。
(5)交替发音分级:
1)无困难;
2)有一些困难,轻微的不协调,稍慢;完成需要 5~7 秒;
3)发音时一个较好,另一个较差,需 10 秒才能完成;
4)舌仅在位置上有变化,只能识别出不同的声响,听不到清晰的词;
5)舌没有位置的改变。
(6)言语时的活动分级:
1)无异常;
2)舌运动稍微不准确,偶有发错的音;
3)在会话过程中需经常纠正发音,运动缓慢,言语呐吃,个别辅音省略;
4)运动严重变形,发音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舌位严重偏离正常,元音变形,辅音频繁遗漏;
5)舌没有明显的运动。
6、注意事项无。
七、反射评定
1、定义观察和评价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动作的完成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秒表、餐具、水、饼干。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咳嗽:提问回答:
1)当你吃饭或喝水时有咳嗽或呛咳吗?
2)你清嗓子有困难吗?
(2)吞咽:
1)如有可能,观察患者喝 140ml 的冷开水和吃两块饼干,要求尽可能很快完成;
2)询问患者是否吞咽时有困难,并询问有关进食的速度及饮食情况。喝140ml 水的正常时间是 14~15 秒,平均 8 秒,超过 15 秒为异常缓慢。
(3)流涎:询问患者有无异常,并留心观察会话时有无流涎。
5、评定标准
(1)咳嗽分级:
1)没有困难;
2)偶有困难,呛住或有时食物进入气管,说明患者必须小心些;
3)患者必须特别小心,每日呛一到两次,清痰可能有困难;
4)患者在吃饭或喝水时频繁呛住,或有吸入食物的危险,或偶尔在咽唾液时呛住;
5)没有咳嗽反射,患者用鼻饲管进食或在吃饭、喝水、咽唾液时连续呛咳。
(2)吞咽分级:
1)没有困难;
2)患者述说有一些困难,注意到吃饭、喝水缓慢,喝水时停顿比通常次数多;
3)进食明显缓慢,流质饮食或主动避免一些食物;
4)患者仅能吞咽一些特殊的饮食,例如单一的或搅碎的食物;
5)患者不能吞咽,须用鼻饲管。
(3)流涎分级:
1)没有困难;
2)嘴角偶有潮湿,患者可能叙述在夜间枕头是湿的(注意此现象以前是没有的,因为一些正常人在夜间也可有轻微的流涎),当喝水时轻微流涎;
3)当倾身向前或精力不集中时流涎,略微能控制;
4)在静止状态时流涎非常明显,但是不连续;
5)连续不断地过多流涎,不能控制。
6、注意事项
(1)无咳嗽反射者实施检查时要有应急措施。
(2)在测试时,有些患者因流涎较多而影响构音言语动作。可让患者作吞咽动作,或用纸或手巾擦拭口水,并让患者作一次深吸气和呼气动作,然后再继续测试。
(3)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进行评定:
1)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检查者;
2)意识障碍、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检查者;
3)拒绝检查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
八、言语评定
1、定义观察患者的字和词语的发声、会话及其速度。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可疑构音障碍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无。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读字:将下面的字以每字一张地写在卡片上:
1)民 热 爹 水 诺 名 休 贴 嘴 若 盆 神 都 围 女 棚 人 偷 肥 吕。
2)法 字 骄 学 船 瓦 次 悄 绝 床 牛 钟 呼 晕 润 刘 冲 军 伦 哭。
3)该 脖 南 桑 搬 开 模 兰 脏 攀。
要求:打乱卡片并将有字的一面朝下放置,随意挑选 12 张给患者,逐张揭开卡片,让患者读字,记下能听明白的字,12 个卡片中的前面为练习卡,其余10个为测试卡,当患者读完所有的卡片时,将这些卡片对照所记下的字,把正确的字数加起,记下数量,用下列分级法评分。
(2)读句子:清楚地将下列句子写在卡片上:
这是风车这是篷车这是大哥这是大车
这是木盆这是木棚这是人民这是人名
这是一半这是一磅这是木船这是木床
这是绣球这是牛油这是阔倬这是过错
这是淡季这是氮气这是公司这是工资
这是工人这是功臣这是山植这是山茶
这是资料这是饲料这是老牛这是老刘
这是鸡肉这是机构这是旗子这是席子
这是溪谷这是西湖这是文物这是坟墓
这是生日这是绳子这是莲花这是年画
这是零件这件零钱这是果子这是果汁
这是诗词这是誓词这是伯伯这是婆婆
这是街道这是切刀
按照上述(1)中要求操作。
(3)会话:鼓励患者会话,大约持续 5min,询问有关工作、业余爱好、亲属等等。
(4)速度:从患者会话时录得的录音带中,判断患者的言语速度,计算每分钟字的数量,填在图表中适当的范围内。
5、评定标准
(1)读字分级:
1)10 个字均正确,言语容易理解;
2)10 个字均正确,但是治疗师必须特别仔细听并加以猜测才能理解;
3)7~9 个字正确;
4)5 个字正确;
5)两个或更少的字正确。
(2)读句子分级:运用这些卡片,按照上述(1)中同样的分级法评分。
(3)会话分级:
1)无异常;
2)言语异常但可理解,患者偶尔会重复;
3)言语严重障碍,其中能明白一半,经常重复;
4)偶尔能听懂;
5)完全听不懂患者的言语。
(4)速度分级:正常言语变化的速度为每秒 2~4 个字。
6、注意事项无。
仅代表作者观点 适合内部使用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