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一大早,医院为第二批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的医疗队员组织欢送会。我走进会议室时,正赶上院领导在介绍这支20人小分队的队长马序竹医生。我们这批队员大多数是90后,院领导嘱咐马医生一定要照顾好我们这群“孩子”,马医生也保证一定完成任务,这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倒有点像是家长送孩子上学。
马序竹(二排左3)同批支援队员合影
院前培训第一天,我们学习穿脱防护服,马医生反复强调“对于防控传染病来说,医护人员的防护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在培训过程中,她严格把关每一名队员的操作,认真抠细节。有操作不熟练的,她和护士长就陪着不断反复地去练习,直到所有队员的操作都很标准、熟练时,才安心地放下手里的操作评分表。我们都说这个“家长”爱操心,还有点严格。
马序竹(左一)指导队员们进行防护服穿脱操作
培训期间每晚临睡前,爱操心的马医生还不忘在群里“唠叨”我们一番:穿脱防护服一定要熟练、熟练、特别熟练,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营养均衡不要节食减肥,业余时间适当锻炼促进消化、多喝水预防上火和便秘……在培训第四天马医生所在的医生组接到回院待命的指示,临走前一晚她还是不忘在群里反复叮嘱,“妹妹们一定要好好吃饭,不要很晚了还刷微博朋友圈追剧,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事互相多商量,工作中做好防护,身体不舒服要及时汇报。”我们都说这个爱操心的“家长”像极了家里的妈妈。
张明强、马序竹、张陈光、周杰四位医师在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合影
在小汤山定点医院正式启动的前一天,也是他们回院待命的第二天,又接到命令返回小汤山定点医院为接收入境来(返)京筛查人员做准备。马医生被选为7、8栋病区医疗组组长,身兼一线和二线的职责,接诊管理自己病区筛查客人工作的同时,兼顾组里其他5个病区医疗的整体总结、沟通、协调以及指导下级医师的工作。病区忙的时候周转极快,一个班上出入常常超过40人,不管多忙她都会帮助组内一线医生挨个认真梳理病历。搭过班的张陈光、周杰、张明强医师都说,跟马医生在一起,心里特别踏实。
在连续忙碌一周后,我发现自己扁桃体化脓了。内心的不安让我有点不知所措,生怕耽误上班。在咨询了周杰后,他向我推荐了那位爱操心的资深感染专家马医生。马医生不仅专门给我查看了扁桃体的情况,还联系买了药。那几天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她问候的信息。有这位专业级“家长”在身边,让我倍感安心。
在更换驻地时,马医生帮我们安排好搬运行李,统一办理好入住手续。业余时间为了鼓励大家多活动,她还每天组织健步走。
每每想起那一大段、一大段操心的唠叨和叮嘱,我们心里都暖暖的。无论在一线的病房医疗工作还是在兼顾医疗队后勤的生活照护工作上,那个爱操心的马老师,都在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让队员无忧上阵,完成使命!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