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谈癌色变”,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有多少人身患癌症,饱受病痛的折磨;又多少家庭因为癌症,失去了往日的欢笑。癌症真的就如死神一般,让人无能为力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2岁患儿小诺(化名)与肝母细胞瘤抗争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感受这个家庭对生命的敬畏、坚持不放弃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医生竭尽全力的努力,他们始终坚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病人和家属经历了治疗的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经历了治疗过程的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经历了一路走来的痛苦煎熬、漫长等待,从一知半解到性命相托,说一千道一万真正尊重生命的医生,才是病人可以值得以性命相托的人。”
---刘红艳医生(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七病区负责人)
确诊到绝望也不过3个月的时间,听起来不长,但是对于小诺的父母而言,却是经历了所有人世间的无助,很多家医院外科医生在看到孩子的病历后,都说没有手术的机会。而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七病区刘红艳医生在仔细看了孩子病历后,便得知为什么很多医院那样说,患儿肿瘤巨大、全身水肿、肿瘤穿刺点破裂出血,情况确实特别危急。
但是刘红艳医生觉得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决定一个小生命的去留,哪怕有一线希望都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争取。而且刘医生与小诺的父母都深信:不放弃才会有奇迹的出现。
但是在医疗领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往往不能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小诺肿瘤穿刺点破裂、出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血压血氧也不正常,血红蛋白降到了42g/L(正常值120-160g/L),很有可能因失血过多而出现生命危险,需尽快做<介入手术>止血。这种紧急的时刻,刘红艳医生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外科专家刘全达主任相关手术事宜,并火速前往火箭军医院。
在救护车上,小诺生命体征并不稳定,全程吸氧,一边还要输红细胞。在这种危急时刻,一刻也耽误不得,救护车在道路上疾驰,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非常不巧的是,到达火箭军医院之后因为有视察,车辆不能入院,可是患儿还在出血,腹腔中全是血,如果不尽快止血,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刘红艳医生在前面奔跑开路,护士举着红细胞、妈妈抱着孩子一路紧跟……
部队医院出身的刘红艳医生深知领导视察时医院非常严格,但是为了这条鲜活的小生命,她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竭尽全力不能耽误一点点时间。她跟值守的士兵坚定的说:“我们有孩子要抢救,性命攸关,一分钟都等不了。”每个关卡都有人值守,但是他们听到了“救命”的消息之后,默默打开了生命的通道,谁也不愿意看到一个2岁的孩子因为耽误时间而失去生命。 经过重重阻碍,他们终于成功到达了手术室。刘全达主任紧急为小诺做了<介入手术>,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止血成功,小诺又有了与肿瘤继续搏斗的机会。回想这一天的奔波与配合,刘红艳医生觉得虽然很难但却很值得,这个小生命又可以和大家一起看明天的太阳了……
就这样在大家的精心治疗下,小诺的身体一天一比一天好,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的变化,浮肿也慢慢消了下来,与来京都之前的样子看起来截然不同。每每看到孩子越来越好,医护人员和家长都觉得很开心,幼小、柔弱的小诺,用顽强的生命力回应着所有人的努力。
虽然治疗过程很艰难,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放弃。医生与家长始终坚信孩子会好起来的,更重要的是,现在小诺已经准备择期进行肿瘤切除的手术了,他离健康越来越近。从起初没有手术机会到现在马上进行手术,京都人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们始终坚信,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医路漫长艰辛,路上仍有爱和感动。大家总认为,血液肿瘤科的小患儿都脆弱的像一片雪花。殊不知,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神奇的魔力,往往能给我们希望、震撼,也能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给我们温暖和治愈。生命的意外还有很多,在这里看到了医者的敬业与责任心,也总让我们看到奇迹,帮助很多孩子度过难关……
说来有人可能不信,其实作为医生,最大的奖赏不是锦旗不是感谢信,不是物质化的东西,而是一个又一个患者痊愈,是患者和家长发自内心的微笑与信任。京都人都可做一个值得托付性命的医者。最后,衷心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及外科专家刘全达主任在紧急时刻伸出援手为患儿做介入手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