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现11例“复阳” 港中大教授:具传染风险

2020
04/29

+
分享
评论
中外医讯
A-
A+
“复阳”患者的风险需要警惕!

医讯君语:“复阳”患者的风险需要警惕!

浙江发现11例“复阳”病例

4月27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五场)在杭州举行。

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表示,浙江省对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一直加强精细化管理,均采取继续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方式观察14天,全面落实定点医院开展跟踪随访、定期复诊复检和健康指导工作。尤其对出院后复检核酸呈阳性的人员,浙江将严格采取针对性措施。

陈广胜介绍,浙江现有11例“复阳”者,其中痰液“复阳”9例、粪便“复阳”2例,平均年龄49.2岁,平均住院时间31.3天,目前均在指定地点隔离观察,予以抗病毒、中药等治疗,并定期在定点医院复诊复检。

香港发现2例“复阳”患者具传染风险

4月26日,香港没有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过去一星期内第三次"零确诊",累计确诊病例维持在1037宗。不过,"复阳"病例则新增1宗,令香港"复阳"病例增至9宗。新增"复阳"病例是一名本月17日出院的从英国返港的女病人,她近日再次出现病症,上周五送院治疗。

此前,中国内地和韩国的临床研究均指出,"复阳"患者没有症状表现,几乎没有传染性。研究还指出,"复阳"可能是之前感染的病毒核酸仍然存在于康复患者体内,未被完全清除,以致对后来的测试呈阳性反应。

不过,香港抗疫督导委员会专家顾问、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香港大学早前测试显示,反映病毒活跃程度的CT值若高于30,便属安全水平,CT值低于30便有传播风险,确认则须抽血查看中和抗体分量是否高水平。


而香港的9名"复阳"个案中,有二人的CT值低于30,即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这二人出院后曾踏足不同地方,忧虑存在社区传播风险。若"复阳"人士从事包括养老院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等高危行业,传播风险会更高,甚至导致疫情失控。

许树昌表示,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的存活期可长达一个月,并可抑制免疫系胞,以致住院病人的CT值不断变动。他认为需要进行更多样本分析,才可确定CT值30以上是否真的安全,以及研究是否须要调整出院标准。

香港感染武汉肺炎个案中,有700多人出院,当中已完成医学监察的有400至500人,当中有9人"复阳",即"复阳"病人比率约为2%。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表示,这比率不算低,建议所有新冠肺炎出院病人复诊时,须再进行一次病毒检测,以便尽早追踪和监测。

截至本月22日,韩国有207例"复阳"病例,"复阳"比率约为2%。韩国和中国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刘磊教授和张政教授团队等两地的研究显示,与非"复阳"患者相比,"复阳"患者的特点是:年龄更小,14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更高,病情轻度和中度。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