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向你倾诉,请不要伤害他们小心翼翼地勇敢

2020
04/28

+
分享
评论
神经心理科吴志国主任
A-
A+
我们要学会聆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今天是自伤系列的完结篇,想要与你分享:

真实的自伤行为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你身边有人向你倾诉,你怎样的行为才不会伤害到他们小心翼翼地勇敢呢?

自伤行为真的是这样的吗?

1、自伤行为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是!

自伤行为通常是在隐秘的环境下发生的,他们并不是利用自伤行为去操纵别人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

相反,自伤行为所引起的羞耻感或者恐惧是他们难以寻求外界帮助的阻碍。

2、自伤行为的人都是疯狂的或者危险的。

不是!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有自伤行为的人很多都经受着抑郁、焦虑、进食障碍或者早期创伤等所带来的痛苦。

但并不能凭此界定他们就是会伤害他人的危险分子,他们只是存在于普通人中的数百万人。

自我伤害是他们应对自我所遭受的各种痛苦的方式。因此,用“疯狂的”或者“危险的”这样标签化的词语去形容他们是不准确的。

3、自伤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自杀。

不是!

当个体自伤时,他们通常不是想自杀,而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痛苦。事实上,自伤行为可能是帮助他们继续生活的一种消极应对方式。

但是总会有比个体预期出现更严重伤害情况的风险,从长期来看,自伤行为的个体有更高的自杀风险。所以正确引导他们寻求适当的帮助势在必行。

4、如果他们的伤口不严重,那他们的情况也不严重。

不是!

伤口的大小和所经受痛苦的严重程度没有关系,不能假定伤口较小就代表他们不需要任何的关心帮助。

你需要做到什么?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你发现或者有人(朋友/子女/父母/伴侣等)向你倾诉自伤行为时,你可能会对他们所作出的这种行为表示震惊,困惑,甚至厌恶。

还有当你发觉自己厌恶情绪时,所产生的愧疚感(你可能觉得自己不善良或者辜负对方的信任)。

所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

克服对自伤行为产生的厌恶等不适感觉的最好办法,就是去正确认识自伤行为,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也会帮助你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

不做批判

不要对他们说“你这样做对得起你父母吗?”等等带有批判性的句子,要相信他们已经非常痛苦,羞愧以及孤独了。

提供支持而非惩罚

寻求帮助是人们自然的选择,但是惩罚、威胁、最后通牒等会起到反作用。

你要做的只是表达你的关心,并且当他们明白当需要倾诉或寻求支持时你一直都在;

鼓励沟通

要鼓励有自伤行为的个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使可能是你会感到不适的情绪。

如果只是你看到了他们的伤口,你可以用关怀且不对抗的方式引入主题:“我注意到你的伤口,可以告诉我你最近经历了什么吗?”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