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气温稍稍上升,昼夜温差较大。忽冷忽热,增减衣物不规律,也就成了许多“春季病”钻空子的时候。
这几个常见的“春季病”都很熟悉,却不可大意,一起来看看吧~
一、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高
四月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近期各地学校的开学时间也都落实下来,一旦开学,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发生聚集性疫情。
疾病症状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征。可伴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预防措施
1.孩子居住的房间需要经常通风消毒。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5.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流行性腮腺炎
风险等级:高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四季均可流行,早春多见。
疾病症状
可表现为体温中毒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症状。会出现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可在出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
2.经常通风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家长应每日注意检查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不适,应及时带其就医,并告知学校。
4.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外出回家后洗手洗脸。
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风险等级:中
诺如病毒是杯状病毒科成员之一,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
疾病症状
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2.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少在外就餐,少吃生冷食物,忌暴饮暴食。
3.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水痘
风险等级:中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具有高度传染性,常见于儿童。
疾病症状
全身皮肤出现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可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对于体质较弱,免疫力差的易感人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一旦确诊,隔离治疗。
最后,不得不说的还有今年全球关注的重点——新冠肺炎,虽说国内控制效果显著,但也尚不可掉以轻心,减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起坚持到彻底战胜病毒的那一天吧!
参考文献:
1. 张颖, 盖中涛.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08, 048(017):113-114.
2. 戴丽岩, 刘沛. 流行性腮腺炎[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3):9-10.
3. 廖巧红, 刘娜, 段招军,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 000(001):7-16.
4. 殷大鹏. 2006年中国水痘流行病学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6):488-489.
5. 俞蕙,朱启镕.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1, 007(002):119-122.
来源:小鹊科普(微信号:xiaoquekepu)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