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真实经历。
我有个朋友的老婆预约产检,本来预约的上午十点,结果到了医院一看,人多到跟上班高峰期的地铁没什么两样。每位患者就诊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原本规定的时间。
结果我这位朋友老婆的产检,愣是拖到了下午一点才排上。
包括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原本是挂的下午三点的专家号,结果哪怕准时到了,也被硬生生延后了半小时才轮到自己。
面对这种现象,我相信绝大多数去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定也经历过。一些没有明显病痛症状的年轻人还能坚持,但如此长时间的等待对于一些需要忍受病痛的病患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但反过来思考,长时间候诊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医生的问题吗?并不,每一位患者在外等候的时间里,里面的医生都在持续且忙碌地寻医问诊,他们并没有闲下来;那么是病患的问题吗?也不,任何一位病人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听到针对自己病情更详细的解读和治疗方案。
真正的根源,是超负荷运转的医疗体系。
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范围内医院数量达到3.4万所,较去年同期新增1000余所;新增病床数45万余个;但与此同时,入院诊疗人数达到85.2亿人次,同比增长了2亿多人次。
新增的病床数以“万”为单位,而新增的诊疗人数却以“亿”为单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与日俱增的就诊人数远远超过了医院新增的配套服务设施!
同样超负荷运转的,还有医院的护患配比。目前,我国的护患现状大约是1个护士要服务3-6个病患。因此,家属陪护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与国外几乎1:1看护配比不同,他们更多的不支持家属陪护,只支持规定时间内探望。另外,在以孝道为先的中国,陪护照料也是体现孝心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老龄化问题和慢性病问题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陪护需求只会只增不减。
爱比邻智能陪护床,与您共同探索新型陪护市场万亿蓝海。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智能陪护床,因为它不仅符合医院建设素质化病房的大趋势,对于医院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也大有益处;另外,智能陪护床手机自主扫码取床还床的特性,更方便了医院的管理,他们无需再派专人进行看管。
所谓的智慧医疗,旨在用更先进、完备的技术改进流程、方便管理,获得更精准、舒适的体验。也许智能陪护床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疗体系的负担,但它却能够实打实地为病员家属送去福利。
你有没有在医院排队2小时看病2分钟的经历?不妨说出自己的故事!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