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攻坚克难保障高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顺利手术!

2020
04/27

+
分享
评论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A-
A+

患者女性,80岁,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多年,并患有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严重意识障碍,无法沟通。由于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左侧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随后紧急来到我院就诊。

经过接诊医生详细检查后,诊断患者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科医生专业评估后,建议患者急行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同时患有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且意识不清,不能控制情绪,加上骨折疼痛,致使其脾气异常暴躁,无法配合完成抽血、输液、心电监护等简单操作。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得已请来麻醉科会诊。

麻醉科医生会诊后,综合判断患者情况为高龄、阿尔兹海默症、严重意识障碍、不能有效沟通交流。

74171587969289585

对于手术治疗的麻醉问题,存在以下几个困难:

1、能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麻醉和手术中患者的生命安全没有可靠保证;

2、能配合摆放体位,常用的椎管内麻醉不能开展;

3、无法开放静脉通路,不能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常规的全身麻醉也无法开展;麻醉和手术中如果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无法从静脉注射急救药物,各种抢救措施没有保障;

4、患者80岁高龄,长期卧床,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日常轻微活动后就有胸闷、喘憋等症状,病情严重,骨折疼痛刺激进一步加重对其影响,麻醉手术的耐受力明显降低,且在术中极易发生严重的脑血管意外、心功能和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相关风险极高;

5、不能开展有效的术后镇痛减轻疼痛,及相关副作用。

那这名患者的麻醉到底能不能做?该怎么做?如何进行生命监测?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保障?术后镇痛如何开展?术后患者无法配合护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麻醉科医生面临的难题。

在麻醉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和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后。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麻醉方案

1、不能实施腰椎穿刺下的硬膜外或者腰麻。

2、准备好各种急救措施。

3、借鉴麻醉小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吸入麻醉后再实施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因为小儿发育不全,往往不能配合医生护士扎液,麻醉医师往往在孩子不注意的情况下,通过氧气面罩将吸入麻醉药让孩子逐渐进入麻醉状态,然后再快速开放静脉通路,顺利实施输液、麻醉和手术相关的操作)。

4、患者麻醉后快速进行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呼末二氧化碳、麻醉深度监测、呼吸功能等生命体征监测。

5、迅速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立即进行静脉输血输液,有序实施安全有效麻醉管理,必要时开展静脉注射急救药品。

6、在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减轻骨折和手术引起的疼痛,减少全麻药用量。

7、加强对患者脑功能监测,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尽量选择对阿尔兹海默症有益的全身麻醉药,避免使用加重其病症的药物,保障术中患者安全

8、实施有效的术后镇痛,减轻疼痛不适引起的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

49601587969290279

按照既定的麻醉方案,在患者就诊我院的第二天,在李之明主任的指导下,顺利为患者实施麻醉,手术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表现非常安静,自主呼吸平稳、有力,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启用术后镇痛泵送ICU进一步诊治。术后第二天在家属陪同下安全返回病房。术后第三天随访时,患者精神状况稳定,生命体征监测各项指标稳定。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34701587969290722

阿尔兹海默病小科普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在老龄化严重的当今社会,阿尔兹海默症患病率越来越高。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

此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麻醉科,患者,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