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张雅婷 ▍图片:刘培源
▍版面编辑:张雅婷
▍审核:郝巧茹
4月24日9:00-11:30,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空中急救分会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联合举办航空医疗救护试点推进网络视频会议,巴彦淖尔市医院院长杨志平围绕实践经验在会上做了介绍。
本次会议旨在落实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3月14日印发的《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总结试点工作进展和经验,交流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阶段性推进下一步工作广泛交流凝聚共识。据了解,《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今年年底,将在全国12个省(市)的71家院前医疗机构和医院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
会议采取网络视频形式,实时直播进行,北京作为主会场,受邀嘉宾在线实时接入视频演讲直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等单位领导参会并讲话,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武汉亚心总医院、青岛急救中心等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单位进行了工作进展及经验介绍,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单位进行了航空医疗救护现存问题与困难交流,共计5599人次进行了观看。
巴彦淖尔市医院院长杨志平在视频会上以《三级综合医院航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运行模式》为题介绍了该院开展航空医疗救援的流程、布局、运行模式以及救援费用等情况,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封路、管控等情况下,开展了12例空中救援凸显的优势。他分析了医院从改革发展的关键点出发,站在公立医院公益性、人才培养、医联体建设等角度,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第一时间将救援力量投放到百姓需要的地方,完成多种形式的空中救援。 巴彦淖尔地处“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区域,地广人稀,城镇化水平低于东南半壁,二级医院辐射人群少,更需发展空中救援,而高昂的救援费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消费不起。从2017年底至今,巴彦淖尔市医院共开展航空医疗救援217趟次,其中2020年完成34趟次。杨志平指出,下一步,医院将在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与120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进行紧密合作,积极争取政府、医保、保险等多方支持,不断降低直升机救援成本及使用费用,让直升机飞得起,老百姓用得起。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