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
在厦门市第五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产科
上演着一场生死时速的胎儿脐带脱垂抢救。
“快快快,立即送手术室,紧急手术……”
用两只手指牢牢托住胎儿头和手的
产科吴志茹主治医师对身边的同事说。
争分夺秒,16分钟后,
一名男婴顺利娩出,母子平安。
当日下午4时30分,吴女士在产房待产,宫口开3公分时,胎膜自破,突发脐带脱垂,胎儿随时可能发生窒息死亡,情况危急。
产房刘心医师及陈晓梅助产士及时发现后立即呼叫团队,启动抢救预案。
吴志茹接到通知后,快跑着冲进产房。“赶紧胸膝卧位!胸膝卧位!”产房医护人员快速地帮助产妇改变体位。
吴志茹协助产房医生还纳脐带,两只手指伸进患者的阴道,牢牢顶住胎头和手。
这样的托举,是为了防止胎头下降压迫脐带,保持脐带血液通畅,保障胎儿供血,避免胎儿产生窒息。
紧急转运手术室过程中,吴志茹双膝跪在平车的尾部,两只手指始终托住胎头和手,对抗着宫缩。
随着产妇被转移到手术床上,变换体位为仰卧位,吴志茹则跪在手术床尾,上半身和头部埋藏进无菌单里,两只手指持续顶住。
体位的改变使宫缩的对抗力加强了很多,手指的压力随之增大,吴志茹却纹丝不动,“我担心一放松,脐带会受到压迫,我能感觉到胎儿在挣扎着,小生命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我不能放松。”
快速消毒、局麻、切开,取胎……产科团队用最快的速度取出了一名男婴。
4时46分,在娩出的那一刻,胎儿没有哭,肢体软软的,在旁的儿科医师立即予以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哇!”过了一会儿,一声响亮的啼哭响彻手术室。此时,大家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下来。
吴志茹这才感觉到满头都是汗,全身僵硬,手臂手指已麻木到没有知觉,退到一边揉了许久,才慢慢恢复知觉。
忙到晚上快8点,吴志茹医生才回到家中。同是医生的丈夫看到,吴医生回家后就立即去冲澡,一问才知道,妻子刚刚抢救了一个产妇,头发上都是羊水....
谢谢你们,
用生命守护生命!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廖小勇
通讯员:黄彩虹、林婕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