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天坛医院,北京4名危重患者撤除ECMO,使用最长35天

2020
04/29

+
分享
评论
京医会
A-
A+
重症专家:发病10天左右是疾病转归的分水岭

北京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说,为持续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从2月起增设了重症救治分组,对重症患者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救治。截至4月24日,已成功撤除危重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4例,使用最长时间为35天,年纪最大的患者78岁。撤除单独使用呼吸机的10例,使用最长时间为42天,年纪最大的患者85岁。  





重症专家:发病10天左右是疾病转归的分水岭


周建新说,北京市重症专家组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的救治经验,不断完善标准化救治方案,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是加强疾病早期识别。发病后10天左右是疾病转归的分水岭,针对血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氧合指标、肺部影像学的变化,及早给予诊治,防止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


其次是规范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常规氧疗无效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通气,并对肺复张性和顺应性进行评估,规范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收治的41例危重型患者中,都采取了俯卧位通气,有效率超过90%以上。


第三是维持循环稳定。危重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止一次的感染性休克,维持循环的稳定非常重要,对于合并休克的患者,尽早进行容量反应性评估,实施限制性液体治疗。


四是规范使用抗生素。患者后期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观察痰液性状并及时留取进行细菌学培养,根据具体致病菌制定抗感染方案。


五是肠道功能的管理。危重型患者常合并消化道弥漫性溃疡甚至出血,通过胃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在内镜下治疗病变。


六是中西医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每个病人的核心病机及不同阶段辨证施治、个性化给药。在疾病进展期以解毒凉血、通腑泻肺为主,疾病恢复期以益气养阴和培土生金为主,通过口服、鼻饲、灌肠、外敷等多种途径给药,在退热、改善呼吸道症状、恢复胃肠功能、止血和增强患者体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七是做好精心护理。护理专家组制定多项操作流程,特别针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采取集束化管理措施,如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进行精细化护理,以提升护理质量。


八是恢复期重症患者的管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体外膜肺氧合和血液滤过撤机指南,专家组制定了每日评估撤机及撤机具体操作规程,一旦符合条件即启动撤机。重症患者在撤离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往往肺顺应性差,专家组每日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和肌力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周建新说,更为重要的感受是,所有医务人员积极努力、不言放弃,面对困难和危险毫无畏惧,体现出高度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是重症患者得到积极有效救治的关键所在。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