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通策财报解析的文章推送后,部分粉丝“投诉”我们,说太难啃了,脑容量不够。于是,这一次的分析我们解锁了新方式,80秒解读最新财报,特意准备了视频、音频两个版本,朋友们随喜选择。
另外,通策作为主板上市的口腔医疗服务第一股,财务信息量极大,值得仔细研读,有需要的朋友们可后台回复“通策医疗”,获取2019年年度报告和2020年一季度报告。
做视频脖子酸,转发支持一下?
还贴心准备了文字解读版
自春节停诊后,通策和众多民营齿科的境遇相似:被动停摆、业绩停滞。但当3月初恢复开诊后,通策的开工路,却有些特立独行:其业绩恢复的表现,可以说很优秀了,前期持续稳步增长,后期几乎是直线攀升,不仅在一季度末就恢复了上年同期的业绩状态,还实现了小幅增长。
刨除一个多月的停诊期,通策在不到2个月的开工日里,拿下了1.92亿元的营收,至于亏损,或许有些难以想象,还不到2000w。主创们笑称:通策,疫情下的齿科扛把子。而在通策主动披露的两年Q1春节月营收对比数据中,20年开年业绩态势其实不错。
公开披露信息显示,19年通策实现营收18.9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52%,归母净利润达4.63亿元,同比增长39.44%。稳定增长的营收与净利润里,净利润增速接近营收的两倍,足可见通策平台集约效应下,内部投产效率的优势。
从营收属性:通策以口腔医疗服务为主营,主打的是2C业务,19年让齿科顾客日均掏钱518.9万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48亿元,同比增长38.01%。
从营收结构:报表中,通策将营收区分为医疗服务、产品销售两大类,其中医疗服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全年医疗服务收入17.91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高达94.56。而医疗服务收入的99%以上均来自于口腔医疗服务,并以儿科、种植、正畸为主要业务构成。
从盈利角度:近四年,通策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稳步上升,19年毛利率为 46.08%,较去年上升 2.79pp,净利率为26.81%,较去年上升 3.58pp。超高净利率下,前文我们看到的通策一季度亏损状况或许还算可控。
从费用支出:通常情况下,2C业务销售费用占比不低,但通策三费支出(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持续趋于低水平,19全年不到2.5亿,在营收中占比仅13.2%。通策在主板一枝独秀,纵向对比新三板上市的几家齿科品牌,都表现出:营收不及但三费支出远超通策的特点。在“总院+分院”的区域医院集群下,类公立医院标签确实在拓客上省去诸多额外的花销。
四个模块的基本面了解完,朋友们对通策的经营状况大致都有判断了,但齿科医疗服务中,我们还关心另外的指标:
1 | 单位医生&单张牙椅产值递增
截至19年报报告期,通策拥有1000名医生、1580张牙椅,全年口腔医疗服务收入为17.80亿元,口腔医疗门诊量 212.12 万人次。简单换算即可知,单位医生产值增至178万元/人,单张牙椅产值约112.66万元/张,客单价为839.15元。数据一目了然,但细究之下,就会发现通策在内部运营效率上的优秀表现。其内部将之归因为“团队诊疗模式提升单位医生的人均效率”,或许也是得益于此,复工后的业绩逆流回升。
2 | 单体医院营收规模稳步提升
在上一篇讲通策时,我们纵向对比了过去十几年的营收:17年以前,杭口营收占比从未突破70%的下限,但在近三年报表中,杭口的占比一度收缩,从17年的41.36%逐渐降为不到33%。一方面是杭口院区半径内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也抹不去省内省外其余院区相继成长,换句话说,总分院模式逐渐进入收获期,随着分院盈利提速,单店成长空间逐步打开。
*本信息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