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阶段,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协和医学杂志与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 姜忆南
新冠疫情,使人们不得不面对长时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隔离,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面临着开学重启及延迟/等待开学的各种挑战,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关注。
如何准确识别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调适心态、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呢?我们特邀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治医师 姜忆南老师分享专业经验~
1. 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存在异常?
下面五种情况可帮助识别学生心理状态是否存在异常:
(1)出现持续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做事;
(2)出现入睡困难,夜间容易惊醒,或早晨过早醒来;
(3)对各种信息过于敏感、紧张;
(4)容易愤怒,与家人发生冲突;
(5)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
2. 如何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
有一个小工具,叫做PHQ-4,是一个简单又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可供测试评估:表格中的四个问题,在过去两周里,你感觉自己被以下症状困扰的频率是?
在过去两周里 | 完全 没有 | 有过几天(≤7) | 超过一半天数(>7) | 几乎 每天 |
PHQ1.我做事情缺乏兴趣和乐趣 | 0 | 1 | 2 | 3 |
PHQ2.我情绪低落、抑郁或无望 | 0 | 1 | 2 | 3 |
GAD1.感到不安、担心及烦躁 | 0 | 1 | 2 | 3 |
GAD2.不能停止或无法控制担心 | 0 | 1 | 2 | 3 |
表格中的问题1+问题2,得分如果超过3分,则提示学生可能已经存在心理问题;
或者当问题3+问题4,得分超过3分时,也提示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若连续2次(间隔2周)评分均为异常,并且明显的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就建议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进行系统评估。
3. 学生如存在心理问题,家长能做些什么?
作为家长,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观察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前面5个问题同样适用于家长;
第二,留意孩子的日常行为,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第三,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让自己担心,首先和孩子坐下来谈一谈,先了解一下孩子当前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并询问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第四,引导孩子使用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第五,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保持冷静,不要显得过度惊慌失措。
4. 初、高三学生,如何面对生活学习节奏的变化?
(1)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应对这一突发变化的必要条件,列一个日常生活计划并认真执行,避免自乱阵脚;
(2)除紧张的学习生活外,适当安排自己平素喜欢的、带来充实感、愉悦和放松感的活动;
(3)面对自身的情绪波动,不批判,不责备,如果出现应有效地打断。
5. 留学生面对回国隔离,如何缓解内心压力?
留学生回国,首先要面对是14天的隔离。这个过程看上去轻松,但相信每一位经历者都会有不同的内心体验。试着做到以下几点,让这一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1)保持日常通讯联系;
(2)寻求和提供交流、安慰、支持和彼此的关心;
(3)警惕不要恣意发泄,以免造成后续的恶性循环。
总之
新冠疫情暂时改变了学生群体原本规律的学习生活,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一定影响。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有能力积极有效地面对这些影响,如果通过评估,确实存在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应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情绪日记、放松呼吸训练、正念减压、积极的自我陈述。
作者简介
姜忆南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擅长 : 对常见精神、心理问题,包括各种类型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的生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尤其针对合并躯体疾病的精神心理问题。
致谢
本期《协和医学杂志》健康科普行动专栏主创
姜忆南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