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透析时腿抽筋怎么办?一文读懂抽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哎呀,抽筋了!快按按……”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有肾友这样说。
抽筋即肌肉痉挛,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足部、腹部和胸部等,容易发生在透析时脱水较多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多出现在透析治疗的中后期。
康莱尔医疗专家指出,透析过程中引起抽筋的主要原因有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干体重不准确等,针对性进行预防,减少抽筋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透析时引发抽筋的原因
1. 低血压
透析患者短时间内快速脱水会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当患者血压下降至一定程度后,机体为了维持血压,会“号召”四肢血管代偿性收缩,然后肌肉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电生理异常等,引发抽筋。
预防方法:
日常要控制好体重,控制饮水和钠盐的摄入,别涨水过快。
透析间隔期,注意膳食营养,多吃一些优质蛋白,避免营养不良、贫血。
透析当天,遵医嘱调整服用降压药的时间,避免因降压药引起的透析中低血压。
在透析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2. 失衡综合征
由于患者长时间不进行透析治疗导致血中肌酐、尿素氮、尿酸等代谢物潴留,当患者再次透析时血中尿素氮、尿酸、肌酐等短时间下降过快,诱发失衡综合征。
另外,短时间内快速脱水,血管内循环血量减少,肌肉内脱水逐渐加重,导致肌肉痉挛。
预防方法:
日常控制饮食、进水量,采取规律透析、充分透析、保持干体重,反复出现失衡综合征的患者采取调整透析液钠处方、序贯透析等治疗模式。
透析间隔时间长、血中肌酐、尿素氮等数值太高者,可考虑先诱导透析再进行规律透析。
3. 干体重不准确
干体重,也称“目标体重”。其定义即是水在正常平衡条件下的体重,表明患者既没有水潴留,也没有脱水时的体重,也就是血液透析结束时希望达到的理想体重。对患者体重评估不准确,过度脱水使患者体重低于干体重,主要原因有:① 气候变化时,未计算患者的衣物增减重量,导致错误评估超滤量。② 患者有时为了多进食,故意虚报体重。③ 干体重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患者体重的增加或减少,干体重也要随之调整。
预防方法:
患者要重视干体重对透析的重要性,自觉控制进水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要控制在干体重的3%-5%。
每2~4周对患者的干体重重新进行评估,注意观察患者皮下有无水肿、身体有无不适,同时也要观察血压有无波动。
4. 不恰当的透析液钠浓度
透析液钠浓度在135mmol/L以下时血浆钠将顺浓度梯度大量进入透析液,血浆钠浓度下降,水分子向细胞内转移使循环血量减少,其减少的量比实际的脱水量多。
同时由于间质、细胞的水肿使血管受压迫,造成流入肌肉的血液进一步减少,从而加重肌肉缺血引起肌肉痉挛。
预防方法:
积极纠正引起血钠降低的原发病,如呕吐、腹泻、严重限钠等。
透析中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必要时适当调整透析液钠浓度在140~145mmol/L,必要时补充高钠溶液,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
二、缓解小腿抽筋的方法
1. 拉伸肌肉
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趾,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身体的方向扳屈,膝盖尽力伸直。
2. 热敷
热敷痉挛侧,有助于肌肉放松。
3. 按摩痉挛的肌肉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适度用力,从上到下反复按摩痉挛侧小腿后侧肌肉5-10分钟,可缓解疼痛。
结语
要减少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发生,患者日常必须有效控制透析间体重增长,做到规律透析、充分透析,并对发生肌肉痉挛的病因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