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社区防控常态化,把新冠出院患者全部纳入家庭医生服务范围

2020
04/22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社区依然是全国联防联控的重点对象
记者:高天和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以武汉为例向大家作一个介绍。目前在武汉,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实行“14+14”管理,即在康复驿站集中隔离14天,结束之后如检测没有问题,就转入14天居家康复管理。把出院患者全部纳入到家庭医生签约管理范畴内。出院患者解除集中隔离4周之内,家庭医生每天要了解体温、呼吸症状。”4月21日,中央指导组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吴浩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网)

社区防控依然任务繁重


应该讲社区防控是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复工复学和复产的开展,人员流动也显著增加,同时我们很多志愿者也面临回归到本职岗位上工作,所以社区在防控上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现实问题,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我们增强社区防控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形成一个常态化的社区防控方案。吴浩强调。
 

中央指导组防控组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吴浩(图片来源:中国网)


一是专家要根据疫情变化不断研判,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并做好相关的预案准备工作。随着疫情的变化要对社区防控,比如说小区的封闭管理等措施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民众的生活需求和生产需要。同时,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学防控,实现人防加技防,加强各单位、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把信息化手段引入到社区防控之中。
 
二是要持续推动群防群控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防控工作,推动社区小区民众防控自治,这也是弥补人力不足的重要办法,因为小区的自治都人熟,也容易把防控织密和做牢。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群众防控知识的普及,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技能。作为社区卫生机构,要与辖区街道、居委会加强密切合作,同时对社区给予科学防控知识的培训,协助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楼宇、商超、学校等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引导复工复产单位落实和完善防控方案,特别要做好落实“四早”工作,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网点作用。
 
三是要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提升,加强机构院感管理。基层卫生机构要发挥人熟、地熟、情况明的优势,为居民就近提供能够找得到、看得见、听得着的科普宣教,引导民众预约就诊,同时做好日常的诊疗工作,以避免因医院的排队聚集带来的不必要感染。
 
在武汉,把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做到应签尽签,应管尽管,主要提供这样几种服务:一是辖区内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解除集中隔离康复后的两周督促做好居家健康管理工作,同时在出院患者解除集中隔离后的4周之内,家庭医生每天要了解体温、呼吸状况等等,一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以及其他不适,协同和指导其到相关医疗机构就诊,发热的就要到发热门诊去就诊。
 
在这期间,基层的社区卫生机构,在完成出院患者健康监测的同时,也要对出院患者康复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还有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对所有境内的外国人也是一样的,采取如上一视同仁的管理措施和提供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服务。
 

武汉社区防控经验可供全国参考


“2月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相关负责同志的带领下,组成社区防控小分队驰援武汉。截至到4月19日,共梳理了1275条问题和建议,提供给相关的各区指挥部以及中央指导组供决策参考,这些建议基本上得到落实。昨天社区防控小分队已经撤离了武汉。我们可以说发挥了侦察兵、战斗员、指导员的作用,形成了有效的社区联防联控经验。吴浩在会上表示。
 
具体来讲,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社区防控策略。一方面,强化了社区防控的网格化管理。指导做实了社区防控网,主要是以关口前移,提出推动了居家小区全面封控管理。在我们建议和中央指导组的推动下,武汉市在2月11日统一实施了小区封闭管理,保持社交距离,阻断传播途径,做实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方面,我们以健全组织体系为抓手,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2月初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这个病毒也是逐步地了解和认识的过程,实际上社区防控人手是不够的,我们提出以党建为引领,组织部门靠前指挥,抽调和动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党员干部等等,下沉到社区一线作为志愿者或者社区服务者,落实以区级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社区、街道干部包网格、党员干部包困难家庭。同时在每个隔离点都有一个区的处级领导去蹲点,这样彻底地扭转了人力不足的局面,保证了居家封闭管理和人员的排查,同时保证了居民在家时的生活保障。
 
第三方面,优化流程为重点,发挥了科技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了社区各单位的联防联控。社区防控小分队帮助梳理了街道居委会、区疾控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之间的衔接机制,优化了发热患者、疑似病人以及密接风险人群等的转运流程,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这种模式,也降低了传播风险,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四方面,我们以落实防控方案为标准,夯实人员集中场所以及相关各个社区的疫情防控。社区防控小分队主要是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15项防控技术方案为标准,因地制宜,推动养老机构、福利院等相关人员集中场所的疫情防控,以及社区和单位的防控,对人员的隔离、体温的筛查、环境的消杀以及核酸的检测、风控管理等具体问题实行指导,现场解决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第五方面,以培训人员为手段,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防控能力。社区防控小分队有不同的专家,在这里要发挥团队的优势,通过现场培训,还有视频培训,现场的培训主要是进入相关部门发现了问题,及时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帮忙不添乱,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这是一个重点的工作态度。
 
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重点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些措施都是因地制宜,和地方同志一道去商量,去解决。所以这些措施落实得比较快。开展环境消杀以及个人防护、院感等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社区防控工作人员的能力,确保了各种防控措施在社区能够落实,培养了一批不走的社区防控队伍。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