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苗研发的新闻,很多人说的很专业,各种新闻配图都非常复杂,简单说就是——看不懂。
那么我就来用大白话来说说COVID-19(新冠)疫苗动物试验研究结果代表着什么吧。
实际上,这篇文献研究结果很漂亮,跟咱们什么时候能打上疫苗有关的信息大概这么几个:
①基础条件完成:
既往我反复提到的传统疫苗所需要的毒株(种子)、细胞基质(种植土壤)、动物模型(第一批果实品尝者)都已经没问题了,尤其是动物模型除了使用传统的小鼠、大鼠模型外,还使用了成本更高但是参考性更好的恒河猴模型。
有了足够好的动物试验结果,就有了足够的数据支持人体接种。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恒河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恒河猴和比格犬一样脾气好,适合做试验品(欺软怕硬)……
②打疫苗后起效快、抗体高、有保护:
试验结果证明,接种灭活疫苗后仅1周即可产生高水平抗体,并且在接种后3周无论高低剂量都能在关键部位抵抗病毒,高剂量组除了肺部外,喉部和直肠都检测不到病毒,卤煮推测可能有肠道保护。
而且,任何剂量都没有出现肺损害,也就是打了疫苗就能防止“新冠肺炎”。
③没有严重反应,没有ADE:
所有受试动物都没有出现安全性问题,并且之前一直担心的ADE(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不仅不会打完疫苗出现安全性问题,也不用担心打完疫苗后再次感染会加重疾病症状。
这个研究方法就是……算了不说了,对动物不是很友善。
④多个型别交叉保护:
之前有一种言论是SARS-CoV-2持续变异并分出了不同的亚型,未来疫苗可能像流感疫苗无效,但是我之前提到过麻疹病毒变异比流感还快,至今使用的麻疹疫苗也非常高效,因此不能以偏概全。
而目前的研究结果是对10个不同毒株都有交叉保护作用,因此即便是出现正常的变异,也不用担心疫苗失效。
当然,对印度那个S蛋白变异的毒株我还是心有余悸,不过全病毒疫苗或者类病毒颗粒疫苗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⑤临床研究正在加速进行: 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目前在河南和江苏在进行,而且不像重组腺病毒疫苗那样在Ⅰ期完成之后才进行Ⅱ期,灭活疫苗直接Ⅰ/Ⅱ期合并进行,这也说明了灭活疫苗的基础性研究更加全面和稳妥。
如果不出意外,几个月后就会出现Ⅱ期结果,到那时候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快速的流程进行批准。
【总结】
从动物试验结果来看,灵长类(恒河猴)接种疫苗后安全有效并且消除了之前担心的很多问题。
然而毕竟这只是动物试验,并非临床研究,只有当在人身上取得很好成绩后才能说是初步成功,不过从现在来看,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只不过没有到达终点之前不能有任何松懈!
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出冠状病毒疫苗的国家,并且彻底消除疫情风险! 愿天下无疫。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