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接触过新冠病毒,为何我们依然可能被它“感染”?

2020
04/22

+
分享
评论
春雨移动健康
A-
A+
对于新冠肺炎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日在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缺乏团结正在助长新冠疫情的流行,“最糟糕的时刻即将到来”。他表示,新冠病毒非常危险,他利用了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歧,他呼吁“不要把这种病毒作为相互对抗或赢得政治得分的机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北京时间4月21日下午16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48万例,共计2486964例,死亡病例170507例。而这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对个体及各个国家的影响,也远不止肺部病变或经济医疗压力那么简单。


(图源:coronavirus)


近期,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新的预印本论文《Are we facing a crashing wave of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 of COVID-19?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potential immunologic mechanisms》,该文章认为,世界将面临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神经和心理疾病的“崩溃浪潮”。


(图源:sciencedirect)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你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你的心理健康,也正在被它剧烈地冲击和影响着。

新冠病毒或能长期影响神经系统

发烧、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是我们所熟知的、比较普遍的新冠肺炎临床表现,但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头痛、精神错乱、癫痫、刺痛、麻木以及嗅觉或味觉丧失。

尽管新冠肺炎出现这类神经系统症状的公开数据很少,在目前的248万病例中,他们可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些奇怪的新症状,所需要的治疗方案不同,对医生来说十分重要,而且新冠病毒对神经系统的长期影响,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显现。


(图源:123RF)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学家安德鲁·约瑟夫森曾表示,“我们用来治疗任何感染的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都有渗透。但大多数药物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如果冠状病毒突破血脑屏障并感染神经元,那么我们就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2月下旬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公布的新冠肺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首批报告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14名患者的健康记录,发现其中36.4%的患者表现出了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


(图源:medrxiv)

尽管目前许多的论文报道已经指出新冠肺炎造成了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大脑炎症、幻觉、癫痫、认知缺陷以及丧失嗅觉和味觉,但目前还并不清楚这是新冠病毒直接入侵神经系统造成的,还是人体本身的免疫反应造成的。

有理论认为新冠病毒可以越过血脑屏障并直接感染神经细胞(有研究者曾在SARS患者的尸检大脑中检测到SARS-CoV病毒的RNA);另一种理论认为是免疫系统对病毒反应过度,从而导致全身系统性损伤。对于病毒如何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症状会存在多久、患者是否可以完全恢复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新冠肺炎威胁着公众心理健康


相较于新冠病毒在神经系统生理层面的影响,其在精神方面的影响同样令人担忧。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认为,对疾病、死亡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结构化教育及工作活动的缺失而造成的社会隔离则进一步威胁着公共心理健康。


(图源:123RF)

面对新冠肺炎,普通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失眠、易怒等心理反应,而患者和医护人员则承受着更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在疾病过后,他们还会出现情绪焦虑、抑郁、失眠、噩梦等急性应激性心理反应。

尽管目前在新冠肺炎方面,关于精神症状的可用数据十分有限,但通过对SARS康复患者的追踪发现,有54.5%的幸存者被临床诊断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39%被诊断为抑郁症,32.5%被诊断为恐慌症,以及15.6%被诊断为强迫症。

其他对非典疫情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同样表明,65岁及以上人群在2003年非典期间自杀率上升了30%,大约50%的康复患者仍然感到焦虑,29%的医疗工作者经历了可能的情绪困扰。因此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除了要记录急性应激水平外,还要对相关症状进行持续的随访。


(图源:The Lancet Psychiatry)


4月15日,由24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all for action for mental health science》,该文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主要不利后果可能是增加了社会孤立感和孤独感,这与焦虑、抑郁、自残和自杀企图密切相关。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健康心理学教授罗里·奥康纳表示,缺乏干预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激增,还会导致酗酒和毒瘾等问题增多,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生活,还会对社会造成更广泛的负面效应。

总之,尽管有流行病学指出新冠病毒在感染神经系统及精神症状之间存在关联,但其因果关系和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需注意及时调整。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Ling Mao, Mengdie Wang, Shanghai Chen,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2]Emily A. Troyer,Jordan N. Kohn,Suzi Hong,Are we facing a crashing wave of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 of COVID-19?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potential immunologic mechanisms

[3]M.H.-B. Lam,Mental morbidities and chronic fatigue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urvivors,Arch. Intern. Med., 169 (2009), p. 2142, 10.1001/archinternmed.2009.384

[4]Tsang HW,Scudds RJ,Chan EY,Psychosocial impact of SARS.Emerg Infect Dis. 2004; 10: 1326-1327

[5]Prof Emily A Holmes,Prof Rory C O'Connor,Prof V Hugh Perry,et al.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all for action for mental health science,Published:April 15, 2020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