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达原饮、升降散和清瘟败毒饮

2020
04/21

+
分享
评论
小金药师说药事
A-
A+

达原饮、升降散和清瘟败毒饮,是温疫派医家吴又可、杨栗山和余师愚为疫病所设的代表方剂,在中医治疫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出现在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几个方子。

中药治疫方(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方子。

达原饮:槟榔6g,厚朴3g,草果1.5g,知母3g,芍药3g,黄芩3g,甘草1.5g

升降散:白僵蚕6g,蝉蜕3g,姜黄9g,生大黄12g

清瘟败毒饮(大剂):生石膏240g,生地黄30g,黄连18g,栀子9g,桔梗4.5g,黄芩9g,知母9g,赤芍9g,玄参9g,连翘9g,竹叶6g,甘草4.5g,丹皮9g

谁都能看出来,虽然都是温疫派医家开的治疫的方子,但是这3个方子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各是各的思路,组方用药差很多。

如果往上抽象一下,用寒热药性的思路来看,达原饮是寒热并用的方子,槟榔、厚朴和草果性温,知母、芍药和黄芩性寒。升降散也是寒热并用的方子,白僵蚕、蝉蜕性平,姜黄性温,大黄性寒。清瘟败毒饮是纯寒性的方子,基本都是寒凉性的中药。如此一来,似乎也没有什么相似的规律。

寒热水火(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3个治疫的方子,规律在哪呢?

我们回到记载这3个方子的医书原文去看看。达原饮出自吴又可的《温疫论》,这本书的自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升降散出自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这本书中说“乙亥、丙子、丁丑,吾邑连歉,温气盛行,死者枕籍……”。清瘟败毒饮出自余师愚的《疫疹一得》,这本书中说“乾隆戊子年,吾邑疫疹流行,一人得病,传染一家……”。好了,这些信息提示,虽然都是治疫,但是这3个方子是在不同年代的疫情治疗中诞生的有效方。于是很自然地,我们就想到,不同年代的疫情性质不同,自然要采用不同的方子来应对。

吴又可温疫论(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第一个,达原饮与“崇祯辛巳”。辛巳年水不足,胜气为土,复气为木。而达原饮正好是一个治肝木的方子,其中槟榔、草果味辛,芍药味酸,厚朴、知母与黄芩咸苦化酸,甘草味甘,辛酸甘用于治肝木。《伤寒论》中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与肝有关,而达原饮也被后世医家视为半表半里治疗方,经常用于治疗发热,也符合治肝的定位。

第二个,升降散与“乙亥、丙子”。乙亥年金不足,胜气为火,复气为水。丙子年水太过也是水。而升降散正好是一个治肾水的方子,其中白僵蚕、蝉蜕、大黄味咸,姜黄味苦,苦咸用于治肾水。升降散目前在很多疾病表现出气机失常时都有应用,比如糖尿病肾病、支气管哮喘、妇科病等等,也表现出治肾的定位。

第三个,清瘟败毒饮与“乾隆戊子”。戊子年火运太过,君火司天,一派火象热象,而清瘟败毒饮就是一个治疗心火的方子,其中石膏味酸,地黄、黄连、栀子、黄芩、赤芍、连翘、竹叶味苦,牡丹皮、知母味咸,酸苦咸用于治心火。清瘟败毒饮在临床上还能够用于毒热炽盛的皮肤病、脓毒症和败血症等,也体现了治心的定位。

金木水火土(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2019己亥年土运不足,胜气为风木,复气为燥金。2020庚子年为金运太过,所以,应当治肺金,药用咸酸辛。从这个角度,厚朴、知母、僵蚕、蝉蜕、石膏、芍药、陈皮、半夏、草果、槟榔、藿香、麻黄、桂枝、干姜都可以对证或对症使用。从这个角度看,在达原饮和升降散的基础上适当加减,就可以用于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所以,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阴阳五行的变化,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尤其是疫病。正所谓“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学习掌握这种规律,对于疫病的防治大有益处。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毒饮,瘟败,升降,方子,升降散,知母,厚朴,黄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