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在我国全人群的意外伤害死因中排在第四位。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低血压、低血糖、老年痴呆症、过度疲劳,眩晕及服用易致跌倒风险的药物。
以上这些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因此,在最危险的时间段里,我们要更加注意。
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一般在服药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其作用的特点可影响人体的稳定能力,如损害认知力、导致直立性低血压、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并有较强的镇静效应,如在效应发作后患者起床或上厕所时可能会跌倒。发生在口服药物后0.5~1小时内的跌倒发生率较高,因此,老人在服药后的0.5~1小时内要格外注意。
1.合理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药物跌倒的情况。因此,老年人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服用,买药时要提前告知医生药师正在服用哪些药物,避免重复用药。在服药的时候要注意药物的注意事项、服用时间、服药剂量、用药间隔、副作用等。
2.如果您服用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低血压等容易导致跌倒,那么应该多加注意服药之后的反应。同时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活动,例如行动时候缓慢一些、最危险时间段里尽量不要外出等等。如果有明显的晕眩反应,那么应该尽快休息。
审核:王树平——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名誉主任、主任药师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MKM)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指导委员;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健康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
从事医院药学工作40余年,主编药学专著5本,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热爱药学事业,乐于思考和实践,热衷于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宣传。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