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越治越严重面临截肢,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2020
04/17

+
分享
评论
袁敏琴
A-
A+
有一例典型糖尿病足案例得出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遇到的问题特别多!

这位来自河南鹤壁的患者有10余年的糖尿病病史,并于三年前截掉了两个脚趾头。这次又发生坏疽,多家医院建议截肢。后来这个患者保肢成功,但是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

——写在前面的话

患者高某某,男,54岁,河南鹤壁人,糖尿病病史10余年。患者3年前(以我院入院时间计)出现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糖尿病足早期症状,随后左足两个脚趾发生坏死并截趾。

大约3月前,他的第5趾末端组织变黑,逐渐发生坏死,脚心也有一1cm大小的创面,整只脚肿胀明显。他辗转于多家医院未见好转,且面临截肢,后转到新乡某医院烧伤科接受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行了“扩创术+第5趾截趾术+VSD负压引流术”,遗憾的是依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患者和家属说:或许是因为全麻,家属拒绝进手术室,他们自始至终看不到创面的变化情况,导致伤口恶化扩大好多倍而不自知。而且“创面已经这样了,医生还说他们有把握治好”。

伤口被治成这样,谁还敢继续治疗下去。当他们拒绝继续治疗,表示想转到我科时,当地医护居然说与我们医院存在“联营”的关系,不愿意办理出院。可能这是为了挽留患者,但我认为应该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并积极配合办理转诊手续,这也是医者应该做到的。

入院专科检查:

双下肢色素沉着,右下肢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左足肿胀明显,患足压痛,足背动脉未触及,局部皮温高,活动受限。

足背内侧见2.0*3.0cm溃疡面,深达皮下,见少量分泌物,未闻及臭味。

足背外侧见1cm*1.5cm溃疡面,深达皮下,见少量分泌物及失活筋膜,轻度臭味。

足底中段内侧见2.5cm*5cm不规则溃疡面,深达肌肉,最深处约2cm,内有较多失活、坏死筋膜,分泌物轻度臭味。

足底远端内侧见2cm*1.8cm溃疡面,内见失活筋膜,分泌物轻度臭味。

第1、2趾趾蹼间见2.2cm*1.9cm溃疡面,较多分泌物,闻及臭味,与足底远端溃疡面相通。

第2趾远端见1.5cm*1.3cm不规则创面,见失活皮下组织,少量分泌物,轻度臭味。

第5趾截趾术后见3cm*2.8cm不规则创面,与足底溃疡面相通,较多恶臭分泌物。

临床诊断:

1、2型糖尿病

2、糖尿病足病

3、糖尿病血管病变

4、糖尿病肾病

在进行创面处理时,我们发现该患者不但原有伤口感染严重,有大量炎性坏死组织,且整个脚心的肌肉也因为负压的原因受到损伤,继续做负压的话就是灾难。

幸亏转院及时,加上患者和家属配合,通过中西医结合开放式综合治疗之后,患者没有截肢就痊愈出院了。患者也曾坦言,截肢可能连命都没了,很感谢我们治好了他的病,保住了他的腿。而这些,也正是我们行医的目的!

小结:

1、关于负压引流。负压引流技术目的,除了引流炎性组织外,还可加速创面血液循环。但是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血流阻滞而不通,做负压可能会加重局部缺血,导致创面感染加重,造成更多组织受损。

2、缝合伤口。患者创面有很多缝合线残留,清理比较困难。如果感染创面含有厌氧菌的话,缝合伤口会创造密闭缺氧环境,就会造成厌氧菌滋生而感染。

3、要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结果一目了然。于当地某医院治疗的39天中,患者和家属无法得知伤口创面的治疗效果如何,知晓时伤口已不忍直视。如果能尽早知道感染在加重、伤口在扩大加深,就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者转院。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