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遇上血友病,大伯辗转一年终获新生

2020
04/17

+
分享
评论
浙人医
A-
A+
医生给患食道癌的患者的建议

食道癌,顾名思义就是原发于食道的恶性肿瘤。

40821587079347348    

食道是一条连接咽喉和胃的细长通道,全长20cm左右,由肌肉组成,内覆一层“容易受伤”的黏膜。它负责运输食物到胃部,本身不起到食物的消化作用,但一旦这条通道出现问题,将对正常进食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相比其他癌症似乎并不起眼的食道癌,其“杀伤力”却颇为惊人。

69811587079347476

图片来自摄图网

今天,我们请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他用一个亲历过的特殊病例,为我们预防和治疗食道癌提供了启示。

食道癌遇上血友病,治还是不治?

去年11月,67岁的患者吴先生因“体检发现食管病变6年”入院,在此之前一年间,吴先生一家已经辗转各个医院为吴先生寻求治疗。

接手这个病例时,潘文胜主任也着实犯了难。事实上,吴先生的食道癌仍属于早期,其诊断和手术治疗技术已相对成熟,是什么让他迟迟没有治疗?

原来,吴先生同时患有凝血因子Ⅶ和XII缺乏,也就是类似于常说的“血友病”(VIII因子缺乏),出血后凝血所需时间是正常人的数倍。而手术便意味着要面对出血的挑战,过程中稍有疏忽,病人就可能就有生命危险。治还是不治?如何治疗?潘文胜和家属一样纠结了起来。

70121587079347630  

基于治疗食道癌的多年经验,潘文胜主任知道,如果不治,一旦发展到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将面临巨大的病痛折磨,“中晚期食道癌患者进食和吞咽困难,进而饿死或肿块压迫气道窒息,部分还将侵犯血管等其他器官。”而相对早期食道癌,中晚期病变速度快,且只能姑息治疗,错过这个治疗的窗口期着实可惜。

为此,潘文胜主任团队替吴先生组织了详尽的综合评估,并做了凝血因子筛查,联合血液科、胸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共同制定精细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等,同时通过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在保证科学规范的手术操作下,决定在内镜下为患者剥离食管中段病变黏膜(ESD,主要用于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相对外科切除手术创面小)。在长达100分钟的手术过程中,除了适时补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外,医生准确地避开了食管中的血管,全程无出血。

16171587079348093

手术顺利完成,三个月后,吴先生复查显示食管恢复良好。

“这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无疑是件及其幸运的事”,说起手术过程,潘文胜主任至今仍十分感慨,“也由此可见,在抗击食道癌的过程中,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

潘文胜主任说,在目前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条件下,早期食道癌的治疗不仅费用和创伤远低于中晚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更是能达到90%以上,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大大提高,远超过中晚期治疗后的效果。

生活中如何预防和发现食道癌

在中国,食道癌的相关数据尤其引人注目:常年位居国内常见癌症的前6名、国内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中晚期食道癌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只有8%-30%。另一方面,食道癌的前期征兆其实并不明显,可谓是“沉默的杀手”。

虽然引发食道癌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一般认为与亚硝胺类化合物、长期饮酒吸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相关,存在一定的遗传可能,另外在我国呈现部分地区高发,如太行山南端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潘文胜还特别提到,在浙江省内台州的仙居、天台,丽水和衢州等地相对较为高发。

25751587079348272  

由此,潘医生给了我们以下建议:

1.注意饮食,少吃过硬、过烫和霉变的食物,禁烟控酒;

2.加强运动,避免肥胖和高血脂;

3.定期做健康检查,建议有肿瘤家族病史或来自食道癌高发地区的4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做胃镜检查;已出现食管变异的情况,治疗后需要每半年进行复查;

4.对出现反酸、吞咽异物感、胸骨后不适等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