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英文DINK的音译,上世纪80年代,这个“外来”的词悄悄来到国人身边,大多数丁克一族的想法:拥抱着爱情,尽情享受二人世界不被打扰,追求自由不受约束。在那个年代,这些人被看成是“异类”,是不孝,他们顶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40年过去了,当初选择丁克的夫妻大多已到不惑之年,现在的那些“弄潮儿”生活怎么样了?
林女士:林女士和丈夫结婚的时候,丈夫主动提出想要丁克,林女士觉得两个人也挺好,就同意了。最开始的几年夫妻生活还算幸福,丈夫也没有提过想要个孩子,就在丈夫38岁的时候,突然提出想要个孩子,此时的李女士已经36岁,在医学上算是高龄产妇了,加上工作比较忙,林女士并没有生孩子的打算,两个人为此没少冷战。又过了几年,林女士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嬉笑玩闹,很是羡慕,自己也想有个孩子,可是两个人努力了很久还是没有怀上。直到有个女人找上门,告诉林女士她怀了丈夫的孩子,林女士才知道丈夫出轨了。林女士说,自己很后悔当初选择丁克,现在婚姻走到了尽头,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离婚后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没有孩子,没有丈夫,守着空房子也觉得没有意义,对于以后,林女士觉得我自己可能会一个人过吧,问到是否会再婚,林女士说可能性很小。
老张夫妇:张先生和妻子是自由恋爱,结婚后,他们就达成一致选择丁克,婚后他们会选择一起出去旅游,看画展,做彼此喜欢做的事,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张先生说,30多岁的时候也突然想有个孩子,但努力了2年,一直没有受孕成功,也就顺其自然了。现在的张先生已经50岁了,他觉得,有时候看到别人都有孩子自己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些失落。不过也因为没有孩子,压力比较小,时间上相对更自由一些。对于晚年生活,张先生和妻子也想好了,等到老了,走不动了,就住到养老院,互相搀扶互相陪伴着度过此生。
陈女士:陈女士和丈夫把丁克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婚前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不适合有孩子,婚后也一直没有讨论过孩子的问题,工作之余两人常常一起逛街,旅游,陈女士说,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出去,也有过羡慕,但听到朋友们抱怨每天为了孩子作业操心,为了孩子的上学操心,谈恋爱操心,各种操心,她还是觉得两个人就挺好。
不管结婚生子还是丁克还是单身主义者,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日子是自己在过,冷暖自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日子是自己过的开心幸福而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选择丁克或生育都没有问题,别人养得起自己,想为自己活有什么问题?自己整天灰头土脸的就看不得别人丁克过得好?你喜欢小孩所以你要小孩没问题,但你凭什么断定别人选择丁克就是生不出?什么心态?我认为丁克与否只要自己想清楚,如果选择了要孩子,就请付起你的责任,也请爱护你的孩子一生一世,否则,请不要为了什么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而要小孩,生而不养,生而不教才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丁不丁克都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有的人选择了丁克,一直过得很幸福;也有的人,婚姻走到了尽头,还有半路放弃丁克选择生孩子的。有数据显示,80%的丁克家庭,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会想要有个孩子,很多人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也要孕育下一代。
随着社会思想的开放,生活压力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丁克,有孩子的婚姻不见的就幸福,没孩子的婚姻也不见的就不幸。丁与不丁别人无权去干涉,但还是要慎重,一旦选择丁克,这条路远比想象得更远更艰难。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