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状态下,体恤治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020
04/13

+
分享
评论
北科生物
A-
A+
干细胞“选拔”的标准都有哪些呢?这篇文章的作者给出了答案。

编者按

前两天小编的朋友圈被科技部发布的“干细胞治疗4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新闻刷屏了!

作为这场疫情中当之无愧的“明星”,干细胞可谓是被“临危受命”!当然,天将降大任于细胞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咳!咳!咳!反正就是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合格的细胞才能被用上。

那么,“选拔”的标准都有哪些呢?这篇文章的作者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安全有效!就是国家药监局讲的:安全有底线,疗效有证据,质量能保证,(才能“享受”)审评超常规。

仔细一看,四下一比,貌似说的就是咱北科生物啊,十五年如一日, 坚守“质量就是生命线”, 迄今独一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干细胞公司。当然了,还有企业三标一体、率先引入AABB认证并连续四次通过复审、拥有全国首批细胞制备、细胞质量管理工程师;主动引入独立第三方细胞质量检测机构时刻替客户“审查着细胞质量”……

我们北科既不骄傲,只是有点儿小自豪,但我们继续努力!用更好的质量担当重任!

———————————————————————————————————————————————

17531586748398927

刘沐芸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

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主任

1月30日,新英格兰杂志公布了美国第一个新冠患者治疗好转的个案报道,虽然整篇文章中只有一处提到了该患者通过体恤治疗法案应用了一个在研的抗病毒药,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处的介绍却成功地“引爆”了我们的朋友圈和注意力。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艳荣的讲话提到干细胞在新冠重症治疗方面的研究探索后,朋友圈又再次沸腾。

那,在疫情等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态下,究竟什么样的药品或什么样的干细胞制剂,才符合“体恤治疗法案”的标准可用于病人抢救?还是根本不用标准,反正情况紧急,只要叫做“干细胞”就都可以进入临床,用于病人的“体恤治疗”呢?

什么是体恤治疗法案(Compassionate Use Act)?就是给予身患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治疗机会,可以尝试未经批复的研究性药物的实验性治疗,或已批复药物的适应症外治疗,以争取一线生机。其明确的审核流程,如何紧急使用“未经批复”药物,以及什么才是“未经批复”……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美国第一例新冠患者治疗个案报道和近几天朋友圈中流传的“新冠患者美国的治疗经历”都有一定的体现。

- 疾病危重性的评估,并且现有的“已批复”药物对患者疾病无能为力?患者疾病危重,而又确实现有“已批复治疗”无效,可以进行下一步。新型冠状病毒此次为首发,发展到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就说明病情告急、危重,因为是新发病毒当然也就不可能已有对症的药物获批。因此只能从通过了“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的研究药物或者“未批复”的在研药物库中比对查找可能有效的药物予以“体恤治疗”。

- 候选药物的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基本要求,并且进入IND临床研究阶段的研究性药物才能进入可选的序列。这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动物试验,不是我们最近常看到的“体外试验”结果和数据;并且有效性模型与患者的重症疾病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经过严格的评价具备基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可以用于临床抢救治疗。比如,用于新冠病毒治疗的干细胞技术,最基本的要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数据以及第三方的质量检测报告,不能仅因为“干细胞”这个名称,就进入候选目录。

- 伦理评估,也就是患者应用研究性药物治疗的正当性是否存在。应用研究性药物的可能风险,不仅需要专家评估,还需要充分告知患者可能的风险和收益,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然后实施治疗,并密切关注、如实记录治疗过程与结果评价。

“体恤治疗”或紧急授权下“体恤治疗”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生命垂危患者一线生机,前提仍然是安全有效,第一目标是患者的救治。突破的是时间紧急而不是基本的科学准则,如若因为紧急而忽略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本身就违背了“体恤治疗”立法的初衷。

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关于干细胞开展临床研究或参与“体恤治疗”的基本要求和科学准则。也就是,作为干细胞的提供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要求,也供处于紧急状态的医疗机构选择参考。

- 生产场地要求。干细胞制剂的制备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要求,要有第三方提供的洁净环境测评报告,洁净度符合细胞制备要求。

- 干细胞来源是否合格。因此需要有供者筛选标准,伦理审查可以表明来源是否知情合法。

- 干细胞制备过程。主要的原辅料和工艺、质量标准等是否能保障干细胞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因此需要提供参与临床研究或体恤应用的干细胞质量检测报告,也就是独立第三方的质量检测报告,表明干细胞制备过程符合GMP规范和质量要求。

- 干细胞制剂的运输。由于干细胞是“活”的产品,其生物学特性会受到运输距离、储存条件的影响,因此还必须有完整的干细胞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追溯方案等,确保干细胞的质量经过运输和储存后的稳定性。

- 干细胞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评价。当然不能只是体外试验,需要有第三方具有GLP资格的机构提供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报告,表明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则需要与候选适应症接近的动物模型研究评价,不能说适应症是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却提供一个关节炎局部用细胞的评价。

为什么要对干细胞的制备过程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呢?这是因为干细胞是“活”的生物制剂,细胞制备过程中小的偏差都会对终产品质量产生大的影响,以致影响到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小偏差就包括上述要求的原辅料质量、场地洁净度等,即便是曾经产生过一次良好的研究效果,但批量化制备过程中仍需严格监管和校验才能保障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为此,不同国家都将包括干细胞在内的药品列入高监管目录并制定“良好的生产规范”(GMP),世界卫生组织也制定了类似的规范用于指导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紧急治疗药物的采购。从紧急药品或干细胞的生产者来讲,也应该制定一套能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均一性和合规性的质量管理框架,并一目了然可供监管部门、临床医生甚至是接受体恤治疗的患者明确判断产品的质量。如我国的法规要求,干细胞企业要有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要有独立的临床质量管理部门等。“体恤治疗”的核心是产品质量合格达标,而不具备前述管理办法要求的任何一项,都应一票否定。

目前,我国还未有成功获批上市的干细胞制剂,因此新闻发布会通常会用干细胞这个通用性名称进行介绍,但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干细胞制剂或每一个干细胞公司都具备“体恤治疗”的科学性与正当性。正如周琪院士在2月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所说,“今天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都期待新药的出现,但新药的研发是要有关键的步骤的,现在科技部等部门都面向新冠肺炎的新药开启了绿色通道。但是科学的事情含糊不得,不能降低标准,要用科学的标准完成研发步骤。”

因此,我们定点医院在采用“体恤治疗”这一规则时,要考虑的也是“体恤治疗”的初心和使命——是抢救患者,因此选择药品或干细胞技术的标准应该是“科学依据和法规要求”,而不应该有其它标准。因为,干细胞“体恤治疗”和研究不同的是,“体恤治疗”是直接用于患者的抢救治疗,治疗成功与否关乎的可能是一位具体患者的“生与死”。

可以说,细胞技术将是人类未来治疗疾病很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国也开放了干细胞新药研究和临床研究备案的正规渠道,目前我国也有数十项临床研究项目成功备案开展,最终将有合格合规、安全有效的干细胞产品走向临床;我们要杜绝给任何利用紧急状态下的“体恤应用”而“偷工减料”的干细胞制剂或其它药品以“可乘之机”。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基于科学准则和医疗原则,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也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此次疫情结束后,能成功总结一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并证明几种药物安全有效,可供其他国家参考。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