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手术,患者已饿晕,不需要麻醉了?
初春刚刚开到,手术室忙碌的季节已悄然来到。每天的手术量,一下子由几个蹿升至几十个。因此,手术室这套人马得加班加点地干。即便这样,很多手术都要很晚才能做上。有的手术,甚至半夜才能做上。
有的人会问,第二天再做不可以吗?不可以的,第二天还有一堆手术等着。手术一旦堆积,有的急诊病人可能就再也无法插队进来了。因此,每天就这样高强度运转着。
然而,我们手术室麻醉科虽然勉强应对,但患者却吃不消了。
其中有一天,手术量特别大,以至于有一台甲状腺手术到半夜十二点才接入手术室。也就是说,即使手术再快,麻醉过去、手术、在苏醒过来,一套程序下来也得近两个小时。等患者出去,在收拾、收拾房间的卫生,意味着就是后半夜两点。
到十一点多的时候,和巡台的护士小李对望了一下。相视无语,同时摇了摇头。大家都明白,还得再坚持一会。
肚子里咕咕叫了两声,提示我该去找点食儿了。想想也是,从晚上五点吃晚饭,已经又过去五六个小时了。这么高度集中精力,自然是需要耗费大量能量的。于是,在等待下一个患者进手术室的间隙,我到更衣室柜里找了几块饼干吃。
平时在家都不惜得吃的饼干,此时已变成美味佳肴。一口饼干渣呛到嗓子里,让我剧烈地咳嗽起来。稍微缓了缓,我赶快跑到办公室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
没吃饼干之前,脑子似乎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作为医生,我知道那个就是高强度下大脑缺少能量的征兆。人没有因为低血糖晕倒,那是因为高度紧张的工作,让我们的身体一直处于非常强烈的应激状态。因此,身体为了适应这种高强度应激状态,体内的能量转化为葡萄糖以供给器官直接使用。大脑作为身体内挑食器官的代表,几乎只吃葡萄糖。显然,这个时候的血糖升高对大脑是有益的。
补充了一些能量,加上连续的咳嗽,此时的我已经十分清醒。
回到术间后,静静地看着手术床和监护仪,丝毫不敢再浪费一丝体力。想闭目养神、甚至想坐着睡一小会,但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跟演电影似的。
不一会,护士推着患者进来了。于是,我立刻起身和护士一起把患者安置到手术床上。
患者躺下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核对信息。核对信息这个环节,是避免开错刀的重要环节。因此,即便是在半夜也会非常正规的进行核对。
在核对环节,有一个步骤需要患者回答问题以便确认信息。但就是这个步骤,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问患者的名字以及做哪个部位手术的时候,显然她是非常不满的。按照正常情况,这都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都会非常理解。但那个时候,她的不满情绪是溢于言表的。
后来,我搞清情况了。护士说:去接这个患者的时候,她就嘟囔着一些话。仔细听了之后,护士明白了她的意思。原来,她是嫌手术安排得太晚了。半夜十二点是人正困的时候,加上一天没吃饭,那种感觉非常难受。
听到护士这么一说,我立刻认识到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患者一天不吃饭,显然是不利于手术的。抛开其他问题不说,中医理论认为,半夜是人体需要休息、恢复体力的时刻。然而,这个时候又要手术、又要麻醉、术后还得苏醒。想想也是,即使正常人也不愿意醒啊。何况,还是一个饿了一天的患者。
之后,我们迅速和院内其他科室开了一个研讨会。针对这样预计很晚才能做手术的患者,我们改变了术前禁食水的时间。有了食物补充体力,单纯困的问题,患者也多多少少能理解了。毕竟,她们每天都非常惊讶于我们医护的身体似乎是铁做的。
麻醉MedicalGroup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