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大品种,恒瑞拿下首仿
来源/赛柏蓝综合整理
整理/阿妮娅
一个大品种,首仿上市
4月9日,据国家药监局网站公布,恒瑞「钆布醇注射液」获批上市,为该品种国内首家仿制药获批。
insight数据库显示,该品种按仿制药6类报上市,在2012年11月获CDE承办,2016年7月正式纳入优先审评,2017年4月进行一轮补充资料,2018 年4月完成生产现场检查,从承办到获批历时近 7 年半。
钆布醇注射液为拜耳的品种,2011年3月14日在美国获批,2012年在国内获批,商品名为加乐显。用于全身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加乐显是中国批准的首个高浓度、高弛豫率的大环状含钆对比剂,已于 2009 年获得颅脑和脊髓磁共振成像(MRI)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应用,推荐使用剂量为 0.1 mL/kg 体重。
公开资料显示,钆布醇(Gadavist/Gadovist) 2019 年全球销售额达到 4 亿欧元,同比增长 7.6%,是拜耳的主要品种之一。
赛柏蓝在米内网数据库查询得知,自2013年起,该品种的年度销售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于2017年达到增长高峰,2018年有所回落。中国公立医院终端的2018年销售总额达到3236万元。
7年原研独占,终被恒瑞打破
7年来,国内的钆布醇均为拜耳原研一家独大,占据100%的市场份额。此次恒瑞的钆布醇注射液作为首仿上市,或会给这个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此次恒瑞打破拜耳原研药7年的市场独占,意味着什么?
曾有业内专业人士告诉赛柏蓝,首仿药上市对原研药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看它是否要进医保。如果这个产品想进医保,因为有首仿的存在,政府砍价的力度会更大一些,专利悬崖效应更明显。另一方面,如果不进医保,也没有进全国集采的名单,各地原来的招标模式继续存在,这时原研药还会享受一定价格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钆布醇注射液目前不是国家医保品种,在安徽、云南、辽宁、宁夏等8个省份被纳入地方医保增补目录。但国家医保局明确规定,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地方医保目录的废除进入倒计时。
若拜耳的钆布醇注射液想获得医保报销,扩大产品销量,就必须想办法挤入国家医保目录,而恒瑞的首仿上市,其要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
米内网数据显示,拜耳的钆布醇注射液(7.5ml:4.5354g)中标价为334.66元-335元。一般来说,国产首仿药加速了原研药专利悬崖到来的进程,此次恒瑞有望以更低的价格实现原研替代。
仿制替代原研,或会很快实现
对恒瑞而言,造影板块是公司第三大业务板块,2019年报显示,该板块营业收入达32.2亿元,占公司营收13.9%,同比增长38.97%。
公司自2006年推出第一款造影剂碘佛醇,随后陆续推出碘克沙醇、钆特酸葡胺以及罂粟乙碘油三款产品,逐渐实现产品新老更替,且主打的四个产品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且均无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短期不具有带量采购风险。
据国元证券分析,随着健康需求和卫生支出水平的提升,我国医学影像行业增速明显,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估算,中国一年医学影像总就诊人次达到75.4亿,且临床需求不断增加。
需求的增加带来销售总额的相应上升。我国样本医院的数据统计显示,造影剂总销售额从2012年的18.8亿上升到2018年的41.8亿,CAGR为14.2%。
除了造影剂市场的蓬勃兴起,恒瑞内在的销售优势,也可以帮其快速扩展获批品种的销售渠道,实现销售放量。
恒瑞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目前拥有销售人员1.2万余人,2年内公司销售人员增加了近5000人,其中2018年新增近4000人,平均每个省增加130人以上。
2018年,公司针对产品线的变化,将销售体系全面调整为分线销售模式,分别成立肿瘤事业部、影像事业部、麻醉事业部、综合事业部,都相应搭配建立市场部、医学事务部等。
恒瑞建立了专门的影像事业部,加上自身的销售扩展能力,此次钆布醇首仿上市,或会很快实现仿制替代原研。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