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科副科长王晓朦//
出征武汉的英雄平安归来,在此,我向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面对未知病毒,避险是人的本能,可你们却冲到了一线。
我们不会忘记,在阖家团圆的日子,你们舍弃与亲人团聚,奔赴武汉一线;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用自己坚韧的意志同死神搏斗,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长城”。
英雄们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鼓舞着我。看着你们奋战在前线,无私无畏,我也写好请战书,想作为感控人参与其中,贡献自己一份微博的力量。后来院领导告知我,你还是好好看家吧……这句话意义重大,我明白我的职责所在,并像打了鸡血一样,积极行动,扛起“严防死守”的千钧重担。
英雄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我们在医院保家护国。1月17日,医院紧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面对看不见的 “敌人”。作为院感科负责人,我始终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怎样做好防控、不让疫情蔓延,不让医务人员及患者感染成为我的职责和使命。
▲穿脱防护服培训
为了让全院每个人尽快掌握新冠相关知识,我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迅速对各科室主任、护士长、门急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区医护人员、物业等岗位人员进行疫情相关知识培训。为了每个人都掌握新冠知识,使用APP软件编制考试题,让全院人员参加考核,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单独培训、补考,确保人人准确掌握新冠防控相关知识。
我第一时间研究防控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预防新冠病毒院内传播。为了不放走一个“疑似”病人,在没有得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紧急搭建临时帐篷,高效构建战时医疗救治机制,将预检分诊前移至医院大门口,对每个病人进行筛查。并同时抽调了临床医生加入预检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三级预检分诊,提升了预检分诊的质量。增设了普通发热门诊、普通咳嗽门诊和普通儿科发热门诊,呼吸内科门诊单独设置,减少交叉感染。
指导全院各临床科室准备应急隔离病房,保证普通病区发现“疑似”病人的应急处理。要求全院上班人员戴口罩帽子,还为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防护级别,做到全员防护。规范全院的消毒标准、流程,指导消毒剂浓度配置、消毒的方法。每天对全院医务人员、家属及住院患者进行排查,及时掌握全院人员疫情动态信息,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为了保证住院病人不发生一例交叉感染,要求住院患者进行各种检查和手术前,再次追问流行病学史,多道防线严查死守。
为了规范收治病人,规范医院门口进出六通道,立即改造发热门诊及口腔科,设置隔离病房及呼吸二病区,不断完善相关流程,在医务人员和病人进出口分别增加了缓冲区,使空气不对流。还做出了对儿外科、康复科的改造规划,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改造病房,作为后备定点医院,我院可收治新冠患者110余人。还将行政楼2楼、3楼做了规划,作为储备隔离病房,设60张床位,完全能够满足新冠患者的收治。
针对防护用品紧缺,启用了布类隔离衣,自制防护面屏、改良布类头套,塑料袋代替靴套等,让医务人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防护到位。
为了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在刘院长的指示下迅速成立消杀组,成员为院感科6名专职人员和护理部的4位强将。每天对两院区进行覆盖式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反馈,并督促科室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很快进入有序化、流程化、规范化,许多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均早于文件的下发。多次接待省上专家、市领导、委领导的检查,并得到好评。市一医院、大安区卫健局等单位均来院参观学习。
医院不仅防控亮点突出、院感工作扎实,作为市院感质控中心,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大年三十及正月初一,分管院长廖学琴带着我从早到晚,一直在各区县医院、卫生所奔波,对全市各医疗机构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此外,受市卫健委委托,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开展9次视频培训,指导171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改造,承担全市非就诊人员新冠肺炎病例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得到委领导的高度赞赏。
战“疫”当前,争分夺秒,每一个环节都要扣牢,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都要抓好。“病毒”是无孔不入,任何一个地方把控不严,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
1月21日,医院夜间接诊了第一例“疑似”患者,接到消息后,我立马赶回医院,到发热门诊及CT室,教医护人员如何防护,患者做完CT后,我和物业工人一起将CT室进行消毒,处理发热病人的医疗垃圾,忙完这一切回到家已是凌晨5点。在未来1个多月的防控期间,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常态。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日益严峻,我经常只吃一顿饭,而且没有吃过一次完整的饭,吃饭中途不断打电话处理事情。能够在晚上12点多回家就是这天工作结束最早的了。回到家里,赶快整理资料,学习铺天盖地的文件、规范、标准、方案,同时解答各科室的咨询电话。随时跟值夜班的同事电话沟通,实时了解医院发热病人的收治情况,春节期间,每天平均接打200多个电话,最多时候1个小时接打60个左右。
遇到紧急情况,半夜三更立即往医院跑,有时工作到凌晨,怕影响家人休息,就在办公室靠着凳子休息会,白天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在这种工作负荷下,仍编印了100余页的新冠防控手册,附有我院31个流程、20个制度,方便临床科室随时查阅、参考。该手册还被市卫健委作为全市防控标准下发各医疗机构学习。
疫情以来75天,我连续奋战在工作岗位,没有休息一天,两个宝宝2个月没有说上话,母亲生病住本院也没时间去看一眼。每天早出晚归,昼夜奔波在这条隐形的“战线”里。
文字:王晓朦
编辑:罗晓渝
审核:李 华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