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和病人确认是否吃饭的时候,医生懵了
前几天,再遇奇葩的事儿:病人进入手术间后,麻醉医生不仅要核对病人信息,还要再次确认病人是否吃饭了。饱胃的病人,其呕吐误吸的风险会高于空腹的病人。然而,再次和病人确认是否吃饭的时候,病人说:医生,我没吃饭,就吃了几块鸡肉。
听到这话,我和同事们都懵在当场。经过短暂的凝固之后,我试着打破尴尬的气氛。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我首先要确认是否我们的工作出了疏漏。我问她:昨天,我们护士还有麻醉医生去访视的时候,没告诉您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吗?她稍加回忆说:告诉啦,我确实也没吃饭。早上,我姑娘还要给我带点米饭呢。我告诉她:医生不让吃饭,她就没带饭来。
根据她的说法,我们几人猜测:最有可能的是,她很有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不让她吃饭的原因。如果她知道原因,应该不会吃东西,更不会误认为吃鸡肉不是吃饭。
麻醉技术,自诞生以来,虽然解除了人们的手术之痛,然而其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由于人们对很多技术都属于未知和摸索阶段,因此常常会出现风险。在有些医疗操作中,甚至会导致病人伤残以及死亡。这些危险的技术中,就包括麻醉技术。这事儿可以追溯到麻醉诞生之初的年代:在发明麻醉技术的路上,医生为了能让病人减少痛苦或者没有痛苦地完成手术,创新了大量危险的麻醉技术。
现在回头再看,有些技术本质上并不属于麻醉技术。比如,医生曾经使用的棒击头部致晕,而后再趁病人晕倒之后手术。虽然手术似乎很顺利,然而很多病人再也没有醒过来。
后来,乙醚麻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自那以后,人们不仅可以免受外科手术之痛,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那个时期,也被医疗界公认为“外科技术走向文明时代”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麻醉技术诞生甚至可以代表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然而,虽然最初的麻醉技术对现代医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其技术仍不完美。在实施麻醉期间,各种各样的风险一直伴随着外科手术中。截止到今天,全世界的医学专家也未能完全消除风险,找到一种绝对安全的麻醉技术。
所幸的是,经过麻醉专家的努力,麻醉技术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升。不仅大大降低了各种风险的几率,也对各种风险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以及更科学的防范。
就拿这个麻醉前不让吃饭的问题来说,经过麻醉专家长期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术前一定时间禁食水可以大幅度降低麻醉期间呕吐误吸发生率。最重要的是,按照要求未吃饭、未喝水的人即使发生了呕吐误吸,其结果也远比其他人轻微。这事儿,其实也很好理解,胃内返回的东西多,呛到的东西就越多,其结果也自然更严重。
眼前的这个自称没吃饭的病人,显然不知道自己吃了鸡肉也应该算作吃饭的范畴。并且,肉类在禁食水指南上属于难以消化的食物,其术前禁食时间要在8小时以上。
考虑到她吃饭的时间与准备麻醉的时间尚不足8小时,我们果断把这个手术推迟了。
之后,我们也在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了?有的同事说:看来,我们的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啊。
对于术前禁食水的要求,我还要再提醒一下:虽然不吃东西胃内也会有一定量的胃液,但相比较吃东西的情况,不吃东西产生的结果也会远小于吃东西后导致的呕吐误吸结果。因此,一定要听从医生的要求。
麻醉MedicalGroup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